鸣泉阁幸福论坛
登陆论坛,感受鸣泉阁大家庭的温暖!

Join the forum, it's quick and easy

鸣泉阁幸福论坛
登陆论坛,感受鸣泉阁大家庭的温暖!
鸣泉阁幸福论坛
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您没有登录。 请登录注册

熊春锦:诵经心法——“熊氏五字心诀”

向下  留言 [第1页/共1页]

1熊春锦:诵经心法——“熊氏五字心诀” Empty 熊春锦:诵经心法——“熊氏五字心诀” 周三 十二月 29, 2010 1:43 pm

今我来兮


中尉
中尉

诵经,是自古及今所有道德修养实践者的必修课,是中华民族有别于其它民族的道德修养特点和宝贵文化遗产,这里先介绍一下由我创立的诵经的“熊氏五字心诀”:“恭、熟、忘、合、灵”。

一、至诚端恭启妙门——恭

《老子•德道经》是一个巨大的智能宝殿,“恭”字是一把开启大门的宝匙。信德无疑、礼德圆明是“恭”的基础。古人对经典非常尊重,敬书如师,视为经宝。恭就是恭敬心、敬畏心、处下心、礼敬心,“恭”还包涵身心的清静,身心都调节到接近《老子•德道经》的精神境界,调节到纯净圣洁状态、清静空明的状态才能展开下一步领悟和融会。

在科仪派中,凡诵经者,须要定心平气,斋戒沐浴,严整衣冠,按日进行,不得松懈,方为称职。据记载,道释两家的诵经对“恭”字要求甚严。明文规定:诵经前要将双手洗净,且不论吃素或吃荤食,诵经前都应先刷牙漱口;选择无人打扰之处,避免他人在不知情的状况下打断自己诵经;戒除洋葱、葱、大蒜、韭菜、香菜等气味辛臭的食物,且避免饮酒。若刚食用过以上食物或饮过酒,不宜诵经。须刷牙漱口,在通风处待一阵子,待气味散尽,才可持诵经典;所在处若有道释祖师之像,应先礼像三拜;若无像,则以双手持经书高举至齐眉处;礼佛后,即端身正坐(亦可盘腿而坐),合掌,恭敬称念道释祖师圣号三遍及相关的开经偈,称念后方可开始读诵经文。读诵经文时,对所诵念的经文要字字清楚明白,不打妄想。若有杂念、妄想,就要赶紧将心收回来,保持专注,培养定力。最后回向时,不仅回向给自己及亲友的冤亲债主,更进一步回向无上菩提,且将此功德回向法界一切有情众生,在无形中与无量众生结下善缘,自利还利他。

对传统修养学来说,“恭”字的关键作用,是达到能够启动经文中的“自燃”的光明之场,启动经文中的炁、理、法,与经文中的场性相连接、相贯通、相融合。心经合一,身经合一,人即经经即人,达到经人不分而水乳交融的状态。《老子•德道经》是一个巨大的宝殿,“恭”字是一把开启大门进入宝殿的宝匙。信德无疑、礼德圆明是“恭”的基础。在诵经前先将调形、调心、调息“三调”运用好,内环境清理干净,进入整体性、和谐性的松静自然状态,实现“恭”,达到“静”,道莅心头而观照万物。

后天的人,心灵普遍被尘埃封闭、污垢包裹,灵光难透,光芒不现。一般的修养者有几个能够达到六祖慧能“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心修水平呢?绝大部分人都是神秀“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的水平,甚至还远不如神秀的修为。所以要用好“恭”炼己,把尘勤拂,归于“无尘”,调节到符合《老子•德道经》的频率范围的内环境之中。“恭”实际上是通过修心炼己来达到的一种自然恭敬心,调节控制自己的阴我心的意识活动,从有为调节到接近无为,从太极图的边缘调整到接近太极图的中央,或者直接牢立于太极中央的状态,心即是《老子•德道经》,再诵起来那不就相应了吗?身即道德场,《老子•德道经》的能量不就存在了吗?离开炼己和调节心和身的前提,“恭”就是盲目的“恭”,是虚假的“恭”,这叫不恭不敬。

不将心灵中的垃圾和渣滓主动地清理掉,不将阴我心的欲己意识活动调适到最低点,道德能量和物质就难以进入我们的内环境,就是摆在面前你也吸收不动、消化不了。没有这个“恭”就字难以打开任何经文的门户。不在“恭”的统领之下把身心调节到符合经文的场性状态,就难以进入其中,难以接受和承载其中的能量。证道不离“心”、“身”两字。在“心”和“身”这两个字上放下有为,树立无为;放下有欲,树立无欲;抑制阴我的私欲心,确立阳我的大公心,几句话就概括了,但在实践时却是滴水穿石的功夫。通过“恭”,把自己的状态调整好了,接近无为,接近“徼”,接近太极图的中央。不要在阴波或者阳波上荡漾,更不要远离太极弦,牢牢处在太极的正中心,处“静”而心静身静;用“净”而心净身净,那么任何经文的场性之门都可以豁然而开。

二、百诵精熟寻天音——熟

“熟”。古人极为重视“熟”诵,“三分文章七分读”,“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文选烂,秀才半”等等名言都说明了这个道理。明代宋濂等着的《元史•侯均传》中说:“侯均积学四十年,每读书,必熟诵乃已。至言,人读书不至千遍,终于无益。”清代的桐城派学者最为推崇熟诵,刘大櫆在《论文偶记》中写道:“(读古人书)烂熟后,我之神气即古人之神气,古人之音节都在我喉吻间,合我喉吻者,便是与古人神气音节相似处,久之自然铿锵发金石声。

所以诵经文一定要读熟、念熟、诵熟。传统修养学中,“熟”里还有个“寻声”和“找音”的问题。在边记边熟的过程中要注意“寻声”,找准“音”。“熟”是一个特殊的技术,声通过我们的嘴,口腔、舌头的运动,喉咙声带的震动,口腔气流的震荡而来。发声的信号出自哪里呢?出自于大脑。科学研究证明,我们的识神在大脑皮质层这个办公室里指挥着,并且通过颅底的神经传导发音信息到达喉、口、舌。心能不能直接诵呢?不能直接诵。心是通过迷走神经相应谐振的,由于迷走神经也是从颅底穿出,与舌咽神相邻,容易产生谐振而传入心中。所以,当你注意到了这其中的天人密秘的时候,观心、调心做得理想,就会出现了一种特殊的“音”,叫“心音”。经中的能量物质和音的频谱最容易合一产生谐振,在胸腔里震荡就产生一股股热流,再产生一种波,既震荡了自己,也震荡了身外的场。它可以不断地扩大,散发出来,不同于普通状态说话只是口腔里说而心没有相印。

“寻声”是指我们在诵念某一段经文或者整篇经文的时候,关注一下你的大脑,你的口腔、舌头的运动,注意它产生的“声”和震荡体内的“音”。“音”是一种能量震荡,它是聚合我们体内变化的一种波,叫“音波”或者“声波”。我们发音吐字的时候震荡就产生了,但很弱微,需要强化提升,不然只是从口里面直来直去,不易于引起内环境的共鸣。

《老子•德道经》说“音声相和”,这个“和”字太重要了!从造字方法来看,“和”是形声字,从口,禾声。在《说文》中,“和”字作“咊”,还有一种写法为“龢”。王力先生在《同源字典》中说:“和、龢实同一词。”“和”字的“口”是声乐的标志,“龢”字的“龠”则是器乐的标志。龠,《说文》:“乐之竹管,三孔,以和众声也。”从这两个形符即可看出“和”字的本义和“音”相关。“和”字可以说是诵经的人天密秘之一。音波的震荡相融相汇,和谐一致,才能形成最美的音乐声、诵经声。我们拿大钟做比喻,中国的古钟是依据“道”理来设计和应用的,是建立在理炁科学基础上的理形科学。木锤敲击钟的外壁所产生的是声,而钟内空腔体里所激荡的是音,一内一外,声音相和,金声玉震,余音经久不息,音波撼人心灵。西洋的钟则不同,它敲击的是钟的内壁,声音混杂,尖锐刺耳,扰人清净,对心灵的感觉和作用迥然不同。《老子•德道经》说:“无之以为用”。中空的“无”才可以产生外透的“有”,人体的胸腔是空的,颅脑腔和腹腔也是空的,道之用不离这个空、虚、中,把握空无,捕捉真音,真是处处都是妙!

不同的声,能产生不同的音。一个字,有的人诵的时候非用第三声不可,有的人非要第四声不行。哪一种发声方式最容易产生震荡的音,我们就找出那个音加以科学地、合理地应用;哪一个字对自己作用最强,你就把握好哪一个字。每一段文章每一字都会引起或强或弱的震荡,但毕竟有主有次,能够引起声频震荡的这个“音”,也存在着某些字先出来,某些字后出来的现象。如果你连主要的、先出来的这一个字都没有抓住,你怎么开启后面的呢?“寻声找音”是在“熟”的基础上的一种深化,非常重要。这个过程不论是我们自己念诵还是跟读,都要注意在记熟、念熟、诵熟、背熟了的基础之上主动地去“寻声找音”,寻找众妙之门的天音之符。要重视“徼”,抓住“妙”。不论是自诵、跟诵,还是听经,都要深悟古钟的“道”理,注意力不在钟外的声,而是要放在钟内的空上,放在空中所产生的音上;把握住在你的腔子里,在你的空心中所产生的“音”。有了这个音,那才是颂经、听经时真正的“音声相和”。听经时,你在自己心中觅着到共振点,寻着到同频的窍,自然也就容易“拈花一笑”了。不寻不觅,不敞开心身,不主动地使心中的音源谐振点与老师的音相合,就容易昏沉,听的都是后天的内容,无为的光和音也就捕捉不住了。

三、得音忘言两不知——忘

“忘”。《说文》:“忘,不识也。从心从亡,亡亦声。”《老子•德道经》云:“至虚,极也;守情,表也。”庄子在《大宗师》也提到“坐忘”。《庄子•外物》说:“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王弼认为:“忘象者,乃得意者也;忘言者,乃得象者也。得意在忘象,得象在忘言。”(《周易略例•明象》)庄子在关于“坐忘”(《大宗师》)的一段著名文字中,在三个地方虚构了孔子和他最得意的弟子颜回的三段对话。

某日,颜回告诉孔子:“回益矣”。解释道:“回忘仁义矣。”孔子曰:“可矣,犹未也。”另一天,师生再次相会,颜回又禀告孔子“回益矣”,不过这次是“回忘礼乐矣”,孔子的回答还是:“可矣,犹未也。”两人对话的高潮最终在第三次见面时出现了。颜回描绘其精神进程(“益”)曰:“回坐忘矣。”孔子“蹴然”问道:“何谓坐忘?”颜回答曰:“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孔子至此彻底信服了颜回对“道”的体认,乃曰:“而果其贤乎!丘也请从而后也。”这段对话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内省、内证、内修、内观的智能之学的最好解释。

唐代司马承祯在《坐忘论》中说:“故庄周云: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智,同于大通,是谓坐忘。夫坐忘者何所不忘哉!内不觉其一身,外不知乎宇宙,与道冥一,万虑皆遗。”太古清音跃动心胸,超然心境忘形忘所,此时声音和语言显得那样空白,诵读者在“无文无音也无我”的状态中体会“坐忘”之妙。

“坐忘”又是唐代道教的一个重要范畴,以《天隐子》、《坐忘论》等为代表的唐代“坐忘”之论思潮,构成了中国传统修养学的精彩一章。司马承祯在《坐忘论》中说:“故庄周云: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智,同于大通,是谓坐忘。夫坐忘者何所不忘哉!内不觉其一身,外不知乎宇宙,与道冥一,万虑皆遗。”“忘”是玄学中很重要的一环。“恭”和“熟”掌握好了以后一定要“忘”。首先是“忘声”,“忘声”是在“音”出现的过程中,忘记出现的“声”。对诵经有真实不虚体悟的人都有这样的感悟,口里在诵这某字,声已发出,但是突然之间心里的震荡开始了,口腔里的声好象没有经过大脑似的,胸腔里震荡着光波,人虽在诵念,但意念已经转移了,转化为心思,心音突然上升为主导力量,以这个能量的震荡为主宰,而口腔的这个声处在辅助的状态。如果这个状态稳定了以后,口里的声也可能就不再出现,口诵虽停,心颂不止,音光震荡,无边无际……

大脑意识和口腔作用被忘了,那么“天音”也就涌现了。当然还有一个左右摇摆的过程,但别把自己退回到后天意识态:我怎么脑袋里边好象不知道?怎么口念停了?怎么会有能量出现?你不要去想这些问题。你一动了意念,马上就会又退出来,却把胸腔里面的真音丢失了。

吕纯阳在《百字铭》说:“养气忘言守,降心为不为。”光在语言上、文字上教是教不熟的,非得要每个人去“降心”,去实践,去体悟。这个开关就是“忘”,由知到忘,一转换过来就成功了。再深化下去,你能深化到忘记你的身体。得意忘形,恍兮惚兮,空谷响应,天籁萌动,大音希声——这就是最完美的“音声相和”境界。在“相和”中更深层次的变化也就会紧接着发生。声波的传导方向,声的生发来源已经全部忘记了,内部紧接着出现的是天音。

忘声、忘形、忘心,这三忘都相续出现以后,音声相合,“合”的状态就呼之欲出。

四、敲钟响罄合天真——合

“合”。《说文》云: “合,亼口也,从亼口。” “亼”是什幺意思?《说文》云:“亼,三合也,从人一”。三合即天地人和合。“合”字的甲骨文字形如二物相合形。“合”犹如一个盒子,上面是盖,下面是底,上下相扣,合为一体。进入合道合真的境界,心音与诵声内外相合,天籁与人籁上下相合,心身与天地相合,上下天光,三才合一,得一合真,不可思议。

古时候,有一座庙里悬着一口大钟,距离这口大钟很远的地方有一户人家,家里有一只放在“天地君亲师”供台上的罄,每当庙里敲钟的时候,他家的罄也会发出自鸣声。用现代科学来解释,是钟的频率和罄的频率相同而震。“合”就是“共振”的意思。经文中所潜在的、所携带的巨大道德能量,在音声相和的“合”中,就会明显地展开透发出来,以炁或者光的形式,直接作用于我们的心身。道的音、德的量,和我们本身的这个小环境发生“敲钟罄响”的相应作用。音合于声,天音促进我们心身内环境的变化,经文的光音与体内的光音高度和谐,融合为一。这种光音不仅能在心身之内扩大和深化,还能够渗透五脏,扩展深入到六腑三腔、四肢末稍。而且还可以与体外空间中的光音天谐振,而神驰其中。在这种状态下,如果这种“合”能够稳定地保持和深化,并且全面展开,“灵”也就自然诞生了。

五、跨弦通灵妙中妙——灵

灵。《说文》:“灵,巫。以玉事神。从玉霝声。”灵指古代祭祀中与神灵沟通,获得冥冥旨意。“灵”指进入“众妙之门”后,身心沉醉在无为之中,师和经的无言教诲点滴在心,如水之润泽,如光之朗照,愉悦油然而生,这是诵读的最高级阶段。只有“恭”、“熟”的基础打好才能出现忘声而合真,以至于达“灵”。这“五字心诀”说起来简单,理解起来也易,要整体地把握住,环环相扣,而不只是单纯地追求“合”和“灵”结果。不求耕耘,只等收获,就成了“守株待兔”了。“恭”和“熟”真正做到了,“忘”也就不难了,只是把握住其中灵机的一点感觉,一点动念而已。

在《老子•德道经》诵经的常用节奏中,一般最常用的是“慢诵、快诵、咏诵”三种方法。这三种方法对于实践者而言,都应当掌握并且善加应用。还可以采用多种“花样”,激励兴趣。读经所能变的花样是在读的方式上,或快或慢,或吟或唱,或带读,或齐读,或接龙,或默读,或当场试背,或提问征答,都可以。但如不会变花样,只平平常常亦可,有时平平常常也有一种引人的士气,其中也有趣味。儿童的感应最灵敏,他也会被诚恳所感动,并不是非玩花样不可的。

《老子•德道经》诵读有心颂、声颂、朗颂等法,有集体诵读和个人诵读不同的现场感应。熊氏诵读法还有辅助性的系列增进智能、增强体能、启动心身的方法,如《〈老子•德道经〉开卷歌》、《德道操》、《五德服食法》和《德道圣人卧》等,这样动静结合,内外兼养,就可以更好地促进各个年龄段人们的智能启迪和身心健康。

返回页首  留言 [第1页/共1页]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