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城乡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童谣歌谚,个性鲜明,地方特色浓郁,似念似唱,娓娓动听,大致可分为童谣、情歌、生产、生活的歌谣、谚语、谜语、歇后语等类别。现择要举例,仅供大家欣赏。
(一)、童谣
黄 鸡 婆
黄鸡婆,尾巴拖,三岁伢子会唱歌;
不需耶①娘告诉我,自己聪明捡得多。
①耶(ya):益阳方言,即爹爹、爸爸。
夜(莹)火虫
夜火虫,亮过来,照着妈妈好做鞋;
夜火虫,亮过去,照着妈妈好织布。
穿 红 鞋
三岁伢子穿红鞋,摇摇摆摆上学来;
求求先生莫打我,回去呷口汁叽哒来。
(汁叽:奶汁)
捡柴火(摇篮曲)
摇呀摇,摇得满伢子长身高,拾柴烧;
一天捡一捆,十天捡一交(一堆);
又有卖,又有烧,又有金子银子装荷包。
推谷叽,磨谷叽
推谷叽,磨谷叽,推只粑粑叽;
吃(qia)一边,留一边,留得翁妈枕头边;
猫咀呷得榻板边,狗咀拖得粪凼边;
大风大雨吹得大河里,小风小雨吹得小河里;
鸦鹊子夹得树丫里,媳妇叽捡得灶屋里。
煮呀煮,煮得满伢子一身水(xu),
煨呀煨,煨得媳妇叽一身灰!
打 老 鸹①
老鸹子,呱呀呱,拿得铳来打呀打!
三两葫椒四两姜,炖得老鸹子喷喷香。
注:①旧时民俗中忌讳老鸹(wa乌鸦)子叫。据说老鸹子和猫头鹰一叫就会有人得病或突发死人事件,属不吉祥之兆。因此,当地有人用土枪(铳)驱赶乌鸦的做法。
找个家娘住瓦屋
亲家公,亲家母,你家还有几个女?
邻舍要我来说媒,问她年龄有几许?
邻舍崽孝家户阔,要找乖女做媳妇①!
亲家只有四个女,大的嫁哒白沙洲,
二的嫁哒南沙洲,三的做哒你媳妇。
只剩满女吵着哭,要找个家娘住瓦屋。
[注]①益阳话中的“媳妇”即指“儿媳妇”。
哭 脸 巴
哭脸巴,铲锅巴,娘一碗,耶一碗,
欠得哭脸巴舔猫碗。
注:耶(ya),爹。欠:益阳方言,非常非常想得到之意。如“欠食佬”:很想得到别人免费食物吃的人,一般指小孩。
假 积 极
假积极,佩钢笔,佩得路上掉夹的,
不是奖,不是夸,我一捡哒当会计。
黄 鸡 婆
黄鸡婆,咯咯嗒,生只蛋白把舅母吃,
舅母吃哒赶老鸹,老鸹子进的孔,
打哒舅母的板肩耸。(板肩耸:肩膀)
偷 鸡 吃
瞎子瞎,偷鸡吃,罐子煮,筷子夹,
夹到庙里敬菩萨,菩萨气,一个屁,
打得瞎子两头离①,左一离,右一离,
上一离,下一离,离得王婆婆裤裆里。
[注]①离--益阳话中是慌张乱跑、莽撞之意
倒 霉 猴
猴子猴,上东头,吃肥肉,理骨头,
吃精肉,夹牙沟!
细 媳 妇①
三匹白马走几走,三个神仙来饮酒。
高子矮子打一架,细细妇矶偷肉吃,
家娘看哒冒办法,只好气得跶几跶。
[注]①这个童谣边念边做手势更有趣
八 八 鸡①
八八鸡,跛呀跛②,跛到后山捡柴火,
猪拖柴,狗烧火,猫叽潦饭笑死我。
鸡公扫屋请客坐,只怕蚂蚁呷屁股,
呷哒回去吵场伙,怪你怪他莫怪我。
[注]①益阳方言的“八八鸡”即八哥鸟
②跛:走路一拐一拐的样子。
兔子在堤上歇
十二月,落大雪,兔子在堤上歇。
白兔子,一身毛,一天到晚痒痒跳。
鹭鸶鸟,天上叫,红鲤鱼,河里浮(bao)。
鲶鱼嘴巴两根须,泥鳅只爱偎漕泥。
黄莺鸟,栖只窠,吃饱睡好就唱歌。
麻斑鸡,山里喊,和尚也想讨老婆!
鸭公鸭婆,并排过河,淹死鸭公,救哒鸭婆。
鸭婆告状,告诉和尚。和尚念经,告诉观音。
观音答复,告诉老虎。老虎暴牙,告诉伽蟆①。
伽蟆冲脚,告诉菱角,菱角起来,急出屎来。
[注] ①伽蟆:益阳方言,是指青蛙。
捉 猪 仔
伢猪崽仔捉一只(zha),打你二千八百八,
鸡公子飞过河,乱打乱打打三砣(拳),
钻子钻只眼,抓子抓三下(ha),
问道:要韭菜还是要白菜?
——要韭菜(白菜)!
(注:游戏时两个人。一人的手五指并拢,另一手掌包握,只露出五个指尖让别人捉猪崽。中指为最大的猪崽,捉中者胜,打输者,输了的人伸出手掌来让赢者打,边打边念上面的歌谣。其中韭菜打手板9-90次,白菜打手板100次)。
蚂蟥瘩瘩
蚂蟥瘩瘩牛瘩瘩,呷哒止血用草系(tia),
不怕水烫与火菼,只怕看牛伢子翻***。
懒汉读书郎
春来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正好眠;
秋有蚊子冬有雪,一心收拾到明年。
不 识 字
小字叽麻麻黑,大字叽不认得。
箩筐大的字,认不得一担!(只字不识)
养女莫嫁香铺仑
香铺仑,穷出名,瞎子讨米不上门。
十家九户住茅棚,十男九个打光棍。
田里长草不收谷,土里栽瓜只长藤。
养女莫嫁香铺仑,日打草鞋夜搓绳!
[注]这是旧时代人们对香铺仑的描述,如今已大变样
乡 里 伢 子
乡里伢子上街,嘴巴都念歪;
街上伢子下乡,搞个乱动浆。
婴幼儿洗澡歌谣
前拍拍,后拍拍,孩儿洗澡不吃吓(ha);
金拍拍,银拍拍,拍得落水鬼打汤吃(qia)。
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天上的大菩萨掉下来哒!
(这是旧时大人给婴幼儿洗澡时(盆浴)所唱的歌谣,在益阳城乡流传甚广。以祈求菩萨保佑小孩,避免近水时遭水鬼的迫害,现时迷信色彩已经日益淡化了)
治夜间啼哭的祝语
天皇皇,地皇皇,我家有个夜哭郎。
过路君子念一遍,夜夜睡得大天光。
麻雀子生蛋滚哪个滚
麻雀子(jie或ji)生蛋滚哪个滚,
只说(xuē)哥哥不买粉。
买得粉来不会搽(lá),
又说哥哥不买麻。
买得麻来不会绩(把麻纤维搓成线),
又说哥哥不买笔。
买得笔来不会写(xiǎ),
又说哥哥不买马。
买得马来不会骑,
又说哥哥不买皮。
买得皮来不会硝(xiāo,鞣制皮革变软),
又说哥哥不买刀。
买得刀来不会磨,
又说哥哥不买鹅。
买得鹅来不会杀,
又说哥哥不买鸭。
买得鸭来不会挦(lián,应xián,拔毛),
又说哥哥不买田。
买得田来不会作(耕作),
又说哥哥不洗脚(jiò)。
洗咖(gā,了)脚,把田作。
作咖田,把鸭挦。
挦咖鸭,把鹅杀。
杀咖鹅,把刀磨。
磨咖刀,把皮硝。
硝咖皮,把马骑。
骑咖马,把笔写(用笔写字)。
写咖笔,把麻绩。
绩咖麻,把粉搽。
搽咖粉,麻雀子生蛋滚哪个滚。
(二)气象谚语
春无三日晴,夏无三日雨
三月三,九月九,无事莫到江边走
四月八,冻煞鸭
早看东,晚看西;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久晴西风雨,久雨西风晴
云行东,雨无踪;云行西,雨凄凄;
云行北,冒雨落;云行南,雨成潭
太阳穿针,无雨便是风
有雨四方亮,无雨顶上开(光)
三日雾浓,必起大风
红日头雨;白日头风
久晴必有久雨;久雨必有久晴
鱼游水面,下雨不远
瓦块云,晒死人
蚂蝗浮水面,下雨并不远
蚂蝗水底沉,明日定天晴
蜻蜓飞得低,有雨在夜里
燕子飞高晴天到,燕子飞低带雨来
一日黄沙①三日雨,三日黄沙九日晴
(注①黄沙:很细小的麻麻雨)
朝落雨,好砍柴;晚落雨,打草鞋
月亮生毛,平地装籇
星光密,戴斗笠;星光稀,穿蓑衣
五月南风涨大水,六月南风海也枯
东虹太阳西虹雨,南虹北虹涨大水
乌云遮落日,不落今日落明日
南风歇,雨来接
东风转北风,大雨快来临
太阳当空现,三天不见面
西风卷乌云,无事少出门
蚂蚁搬家(迁窝),洪水增加(多)
六月乌云接,黄土晒成铁
太阳出来淡红色,太阳猛得了不得
先打雷,后落雨,当不得一夜大露水
雷公先唱歌,有雨也不多
人黄有病,天黄有雨
鱼游水面,下雨不远
鸡进笼早,明日天气好
鸭早进笼,明日无雨必有风
一落一只泡,大雨还冒到
(三)农业谚语
湖广熟,天下足
金湘潭,银益阳,鱼米之乡数沅江
一脚捅到底,担谷六斗米
家有一千棕,子孙永不穷
芝麻土里跑得马,荞麦田里窝得酢
喂猪没有巧,栏干食饱
蝉虫子叫,新谷子跳,陈谷陈米冒人要
萝卜沁沁甜,防止脑膜炎
六月苋,当鸡蛋
头麻壳多;二麻肉多;三麻籽多
行船先定向,撒网先抓纲
鱼行上水,鸟戏侧风
雷打冬,十个牛栏九个空
立春一日,水暖三分
二月清明不在前,三月清明不在后
谷雨前,好种棉
夏前三天“麻拐(青蛙)”叫,秧谷芽子泡三道
清明泡种,谷雨下泥
乔麦出土即开花,六十五天就归家
清明断雪,谷雨断霜
春雨不烂路,冬雨路泥泞
芒种忙打苞,夏至要禾交
七金八银,九铜十铁
东一穗(线),西一穗(线),二十五日上饭甑
八月八日晴,八个月无水过田垅
重阳无雨一冬晴,大寒不寒,人马不安
寒露不出终不出,霜降不黄终不黄
(四) 风俗习语
蚂蝗听水响,叫花子听鼓响
会过荒年,不断油盐
有心拜端午,初六也不迟
六月六,晒红绿
养崽不读书,不如喂只猪
姨娘生九子,九子九条心
八十八,不笑别人瘸脚瞎
九十九,不笑人家断阳寿
人之不孝,无后为大
人死饭甑开,不接自己来
疯(发情)马牛不相及
和尚的卵是空大的(卵最大也无用处)
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
拜年拜到初七八,洗光坛子浪光塔
白天走四方,夜里补裤裆
王婆卖瓜,边卖边夸
箩里选瓜,越选越差
(五) 民谣渔谚
鱼急跳出水,虾急钻入孔
早刮东风吊渔船,晚刮东风水边眠
三月三, 虾子鱼儿上高滩
涨水的鱼,退水的虾;不涨不退鱼拌虾
寒露霜降水退沙,鱼奔深潭客归家
鱼死眼张开,打鱼佬发财
春鲶、夏鲤、秋鲫、冬鳊
黄鲴刺了一泡尿,鲑鱼刺了一副轿①
(注:轿,是当地人对棺材的雅称)
六、计时与时令季节
古时候人们没有挂历和钟表,计日计时相当困难。于是人们白天根据太阳东升西落和树影的长短情况来计时,晚上就根据月亮的阴明圆缺及它在天空的位置高低来计时。遇到雨天咋办呢?只好根据公鸡鸣叫的次数来计时了。因此益阳城乡的老人们还流传古老的计日计时的方法,摘录如下,供大家欣赏。
1、月亮计日歌(农历):
初一一根线,
初二一支箭,
初三初四鹅毛月,
初七初八月半边,
十五十六月团圆,
十七、十八,月出更发,
廿二、三,月出半夜间,
廿四、五,月出五鼓。
廿八、九,冒得等守。
2、九九时令歌(公历):
益阳当地人有句俗话说:“热在三伏,冷在三九”。
A、冬九九
冬至是头九,两手揣袖口;
二九一十八,口中似吃辣;
三九二十七,见火如亲戚;
四九三十六,屋檐吊蜡烛;
五九四十五,猪头煮萝卜;
六九五十四,篱边长嫩刺;
七九六十三,行人脱衣衫;
八九七十二,赶牛下田埂;
九九八十一,蓑衣拼斗笠。
B、夏九九
夏至入头九,羽扇握在手;
二九一十八,脱冠着罗纱;
三九二十七,出门汗欲滴;
四九三十六,卷席露天宿;
五九四十五,炎秋似老虎;
六九五十四,乘凉入庙祠;
七九六十三,床头摸被单;
八九七十二,子夜寻棉被;
九九八十一,开柜拿棉衣。
3、太阳显示季节:
冬日太阳一树高;夏天日头晒死人。
4、花卉显示时令:
桃花开,李花谢(lia),
一日三餐不得夜(ya)。
(说明春分来临,昼夜等长)第十一节 活动与游戏
一、孩童游戏
益阳的农家孩子活泼好动,聪明伶俐。从小就练就了一种不怕苦、不示弱、不服输的拼搏向上精神。这对他们后来的生活、学习、工作都带来了莫大的帮助。而这种精神的培养,靠的是当地农民代代相传的优良传统、亲人的言传身教。另外,与他们孩童时代所做的各种传统游戏不无关系。通过参与各种游戏活动,孩子们从小时候起身体就受到了锻炼,他们的思想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熏陶。孩童们常作的游戏种类很多,形式各异。主要特点是:运动量大,竞赛性较强,智力与体力协调发展。活动时,许多孩子集聚在一起,热闹非凡。肢体一边做着动作,口头一边念唱歌谣,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健康有益。主要游戏名称有:杀羊,踢键子,踢手子,走棋,打水漂,点西瓜等。另有一些饶有风趣的单口童谣(另页),确实令外人耳目一新。现简单介绍几个,与大家分享。
1、杀羊:
杀羊是益阳农家孩子们常做的集体游戏之一。一般在晴天有月亮的夜晚。七八个甚至十多个孩子聚集在宽阔的地坪上。首先要把“猎手(杀羊人)”用“点将” 的方法挑选出来。孩子们围成圆圈或排成一行,由年龄稍大的孩子来点将,自己也包括在内。点将口令是这样念的:“点子点箥箩,杨枝织海箩、金伯银伯,毛蓝伯伯,将军跑马,回头一刺”。一边念歌谣,一边点人。从队伍的一头点到另一头。没点完时往返来回再点。一人一字,念到最后的那个“刺”字落在谁身上,谁就是那个“猎手”了。每一局都得用“点将”的方法点出来。点到谁就是谁,谁也不准耍赖。要是谁耍赖了,今后的游戏就与他无缘,因此谁也不敢耍赖。要怪,只能怪自己的运气不佳罢了。
猎手选出来后,其余所有的孩子排成一个纵队,从头到尾,按年龄从小到大,个子从低到高排列。后面的人紧紧抓住前面人的衣服或裤腰带不放手,以免掉队被猎手吃掉。队伍最前面的那个人带队,他就是“牧羊人”,一般都是由年龄稍大的男孩子担任。任务是保护好他身后的羊群,努力抵御猎手的侵袭。队伍最尾头的人是另一个年龄稍大的男孩,任务是与牧羊人积极配合,负责押阵与摆尾,控制羊群前后左右摆动。
在杀羊游戏开始时,猎手与牧羊人之间还有一段专门的对白,一问一答,伴有手势和身体动作,饶有风趣。牧羊人在与猎手对话时,羊群还有些许时间来做好充分准备,迎接猎手的挑战。他们个个集中注意力,深怕最先被猎手吃掉而被淘汰出局。猎手与牧羊人之间的对话是这样的。你听——
猎 手:砍、砍、砍,
牧羊人:后山里砍竹子的何只个噢?
猎 手:我哦!
牧羊人:砍得竹子搞么家伙噢?
猎 手:织篮子哦。
牧羊人:织得篮子搞么家伙噢?
猎 手:捡磨刀鼓矶噢。
牧羊人:捡得磨刀鼓矶搞么家伙噢?
猎 手: 磨刀矶噢!
牧羊人:磨得刀矶搞么家伙噢?
猎 手: 杀羊矶噢!
牧羊人:杀得羊矶搞么家伙噢?
猎 手: 把得客吃噢!
牧羊人: 你的羊羔在何海噢?
猎 手: 在后里山里吃竹叶子噢!
羊 群:(做绵羊叫)咪--咪—咪
牧羊人:东边有陡坡!
西边有刺板!
南边有土墙!
北边有恶狗!
我看你何解抓得到!
猎 手:那算不得么子咯!
牧羊人:看来今朝不杀羊硬不行咯?
猎 手:冒得人拦得住啊!
牧羊人:要接几盆血?
猎 手: 三盆血!
牧羊人:要煮几盆油?
猎 手: 三盆油!
牧羊人:要放几盆盐?
猎 手: 三盆盐!
牧羊人:蛮厉害啊!刀矶投的么子把?
猎 手:投的红漆栗木把!
牧羊人:杀起来哒我不怕!
猎 手:杀呀!杀呀!……
牧羊人:大伙当心啦!……
随着一声呐喊,猎手立即赴向羊群,左追右赶,行动无常。牧羊人带领羊群左奔右跳,东躲西藏,竭力阻止猎手的攻击。摆尾的孩子更是忙得不亦乐乎。他与牧羊人密切配合,随时调整羊群的行动方向。忽左忽右,忽进忽退,累得满头大汗,期以躲过猎手的追杀。小羊羔们注意力高度集中,动作敏捷,一会嗷嗷直叫,一会欢声笑语,乐不可支。猎人更是动作灵敏,变化无常,才能迅速地捕完获所有的羊羔。聪明的猎手往往做一些假动作,声东击西,迷惑牧羊人,欺骗羊群,让羊群中计上当。
杀羊的规则是:只要猎人的手触摸到羊羔身体的任何部位,就算被猎人吃(杀)掉了,被吃掉了的羊羔立即离开羊群,算是淘汰出局了,不再参与本局的游戏,在一旁观看其它人继续游戏,等到下一局又可重新参加进去。未被吃掉的羊群继续进行游戏,直到最后一只羊被猎手吃掉,只剩下孤独的牧羊人时,全局才算圆满结束,猎手才算彻底赢了。否则,猎手追捕了多时也抓不到几只羊羔的话,猎手可能会自动放弃。这样,算牧羊人和羊群赢了,猎手彻底失败了。大家就会另行物色猎手和牧羊人,进行新的一轮“杀羊”游戏。
一般说来,参与游戏的人数越多,羊群就越大,就越容易被猎手抓到。尤其是那些年龄偏小的孩子,反应较慢,力气不足,常常在东奔西突、忽进忽退等无定式的运动中跌倒或者甩出队列,最先成为猎人的“猎物”,真是有点尾大不掉啊!有时因几个小朋友摔倒而连累大伙,结果大片羊群摔倒,牧羊人也被搞得人仰马翻。因此猎人频频得手,不一会功夫,羊群就全军覆没了!
这些有益的游戏活动,既培养了孩子们拼搏进取精神,又增强了团队协作意识。同时他们的身体也受到了锻炼,动作协调性也越来越好了,身体发育好了,智力也得到了积极的开发,于身于心,于己于人均有益处。还因为场地简陋,操作简易,广为孩子们接受。
2、踢手子
踢手子也是孩子们喜欢的另一个游戏。两人或多人参加(可分组)对踢,决出胜负。共有五颗石子,单手抛、抓、接石子。手头一边踢子,变化着手势,口里还须哼唱一首相应的歌谣。踢到哪里就念到哪里。歌谣唱道:“麻雀鸵,捉四子;四子生,捉三根;三只妹,捉一对;对又生,捉一根,捉二根,捉三根。吊盐矶,打鼓矶,麻雀矶攻洞矶。”谁先踢完念完歌谣,谁就赢了。当然,这主要是心智与手巧锻炼的完美结合。要眼到、手到、嘴到、最先还是要心到。一句话:全神贯注,心灵手巧,才可以获得成功。
3、踢毽子:材料多以鸡毛、丝绸、麻丝、布条、塑料带扎在古铜钱孔里的较多。踢的方式与花样也较多。常有跳拐、串花、落雪、单偏、双偏等十多种。
4、走棋:除了常规的象棋、军棋、跳子棋外,还有较为古老又颇具地方特色的棋类。如三子对角、五子起飞等棋法(附后)。
5、打水漂:在水边,孩子们常用单手把瓦片或土块甩出去在水面漂过。瓦片在力度(速度)与水面的阻力作用下,点击水面次数越多、漂得越久越远者为胜。
6、点西瓜:活动开始前,首先用“点将法”把种瓜人挑选出来。然后孩子围成大圆圈,蹬着或者坐在地上,面向圆心。另一人组织大家唱歌或者分组拉歌比赛。种瓜人手拿一草把子或布团子,在人围着的外圈定向转圈,在人们不注意时,轻轻地把草把子丢放在任意一个人的背后。知情者不许做声或暗示他人,否则首先被罚。等种瓜人转完一圈返回到此人背后时,如果这个人还没有察觉的话,那他就被认为是“偷瓜人”了。于是,“小偷”被抓起来惩罚:唱歌跳舞做节目!之后,这个小偷就接替前面那个人,充当种瓜人,继续上述游戏活动。而前面那个种瓜人中止种瓜活动,就呆在被处罚的那个人的位置上,点瓜活动继续进行,周而复始。接着,小偷一个个被抓,种瓜人轮回着换,于是,好节目层出不穷,场面热烈,大家笑语欢声,乐不可支。。。。。。除了上述活动与游戏外,孩子们常做的还有很多。如打弹子,丢洞子,砍坡,打地螺(陀),踢房子,跳皮筋,跳绳,踩高脚,龙船包头,抽东,捉迷藏(躲旮旯),开火箭,骑边马(作战),过家家,打雪仗,滚雪球,扮雪菩萨(堆雪人),滑雪,溜冰,还有水中游戏活动,如鹭鸶呷鱼,水底探宝等,真是花样百出,不一而足。
附录:《三子对角》、《五子起飞》棋盘(另加)
二、成人竞技活动:
益阳城乡人民生性好动,从小就养成了勇敢好胜的拼搏精神,成年人也不例外。通过观察他们在茶余饭后、劳动休息之余所进行的一系列的活动与游戏,就可见一斑。他们的主要活动有:单手举磨子、肩扛扮禾桶、挑重物(300斤以上)、拧棍、对手劲、对肚劲、扳手腕劲等等。还有赛龙舟、玩龙灯、耍龙、舞狮子等节日文娱活动。借此机会来比试力量、切磋技巧与技艺,目的是增加娱乐气氛,获得积极的休息与精神上的满足。
第十二节 宗教、信仰与禁忌
一、宗教概说
益阳城乡流行的宗教主要有佛教、道教和基督教。佛教传入较早,明朝中后期尤为兴盛。当时本区内有大小寺庙10多处。清末民初及至新中国建立初期,本区域内信奉佛教、道教者众多,念经拜佛者比比皆是。在较大的家族中均建有宗祠或宗堂。香火四时不断,家家户户均在自家堂屋的墙壁上建有神龛。每当逢年过节或操办红白喜事之际,首先要在神龛上燃香点蜡,祭祀祖先及诸位神灵。
道教虽然流传已久,影响也较大,但无独立的道观,也无群体性组织。只有当有人死亡之后,由道人来超度亡灵,作一些流动性道场。此外,一般无固定的时令性活动。
基督教传入本区始于清末。范围不广,影响也较小。只在少数的集镇和部分农村中传播。
新中国建立之后,特别是党中央发布“破四旧,立新风”政策之后,人们的宗教信仰观念大为改变了。同时随着寺庙、宗祠等大型宗教活动场所的拆毁,宗教活动日渐减少。信仰宗教的人也越来越少了。特别是道教和基督教宗教活动一度处于停顿状态。直至80年代初始,党中央发布了“公民有信仰与不信仰宗教的自由”的宗教政策之后,佛、道、基三教活动开始复兴起来。信仰的人数也才又稍微增多了一些。
二、佛教
佛教何时传入本区无史料可考。相传三国时,沅江县境内建有乌龙寺。唐太宗贞观年间,朝廷派尉迟恭在沅江琼湖镇庆云山上监建景星寺。是本区史志中最早最具规模的佛寺。自此,佛教在此区内广为流传。信奉佛教的僧民统称为“出家人”,他们除在寺内念经,拜佛外,有时到本地群众中去传播教义。为了修建寺院、装饰佛像、神像,常外出募捐--“化缘”。
景星寺内有石刻大碑,碑文为“救命慰迟恭监建”。该寺废于明代,重建于清。由当时善缘主持。有和尚16人。咸丰年间遭兵灾而颓废。光绪6年(1880年)名僧海印禅师(自号怒头陀)曾七上京师,两行蒙古,历时10年,奔波劝募,才将景星寺修缮一新。并增建楼亭数所,后院依崖凿池,养寿龟数只,敲钟食食,远近传为奇闻。
民国2年8月1日,沅江县绅士赵月林和周恭先(县教育会副会长)率挑夫数十人,闯入景星寺内。声称“提庙兴学”,将殿楼阁舍内的诸多佛像捣毁,经书、墨迹、法器及其它文物被洗劫一空。后虽修复,但远不如旧时壮观气派。
新中国成立之后,这里成了政府机关的办公地。后于1958年折除修建政府食堂。寺已不存。庙后边海印禅师圆寂的墓塔,也于“文革”时被捣毁。80年代于琼湖公园处兴建景星祠,现已成为信教者的活动场所。
本区内还有一些大小不同的佛教寺庙。如白鹿寺、明山寺、长寿寺(后名杨泗庙),乌龙寺。七仙湖畔的复兴宫、灵宫庙、杨泗庙(东山村刘家岭)等,均为佛寺道教之场所,时暮鼓晨钟,香火缭绕,一派鼎盛之气。
三、道教 (田运根 供稿)
“混沌年间不记年,洪门造起道为先。南山采药南山卖,北海挑砂北海填。设道之时无日月,道成之日有山川。世人要问传奇事,先有吾师后有天!”虽说这是一种不科学的夸张说法,但可见道教历史的流长源远。
在远古时代的史书上,记载着道教始祖元始天尊有封神之说。所以后世恪守祖训,就用道教来超度亡灵,力求达到人死后登天变神的理想境界。
当今流传在本地超度亡灵方面有四教,即儒、佛、道、基督教。但流传最广者非道教莫属。道教超度亡灵的一些主要做法如下:
首先,人死之后到下午时,把死者尸体从床上移至堂屋的西侧,头朝里,脚朝外,燃放鞭炮,俗称“下榻”。下榻之后,直待道士进入孝堂,进行超度。
首先迎尸入棺。请乡间里手将死者尸体移植棺木之中。盖棺之后道士开始作法(做道场)。第一步,先定出做法事的时间。一般为期三天,并招四面八方的孤魂野鬼。第二步是设灵成服。设灵是指设置死者血灵。与祖宗荐位一并设在灵堂之中,以便后人祭祀。成服是指满门家属、亲戚,凡是与死者同辈或晚辈者全部都得穿上孝衣孝服,一心尽孝,不理家中任何事情。凡孝家中一切事情和招待来往宾客都由总管先生及帮办负责应酬。孝子孝孙只理孝堂尽孝之事。亦有“尽守孝堂三载服,任他门外几时春”的说法和做法。
道士在孝堂第一晚所作的法事有开坛、启请祖师、礼佛、绕棺、开方、辟路、祭引魂童子,中间还有闹童子、判灯、申法,还有进十卫表、地藏表、观音表、弥陀表等,直至宿坛。第二天早晨继续开坛享食,早饭后至江河请水。这是一场摆场法事。请得纸扎师傅扎一顶请水轿子,内放死者遗像,用两个青年后生子抬上那顶轿子,孝子手捧死者血灵,手顶红幡、耍2条布龙,用大锣大鼓、管乐在前面开路,后面是所有孝客,身穿白衣、头戴白布头巾,后面跟有三五个道士,身穿道袍,最后是街坊邻友,一道随行。直到江河请水。其理由是:用请来的江河之水洗去孝堂污秽,使得亡者清净之身更好地魂登极乐。
请水归坛之后,荡除满屋的晦气,然后从土地庙前,请得亡者归家。下午在灵堂还要请得24位诸天菩萨,还要搭起一个高台祷叩玉皇大帝。
到了傍晚时分进行破地狱的法事。先用200根小竹子插成18层地狱台、十殿阎王,由纸扎师傅同道士先生共同插一个时兴多样的九曲黄河大地狱,至少要用地1 亩有余。道士、纸扎和众孝眷一千多人同入狱中,游过十殿阎君、领引亡者在地狱中赏花、观景、渡桥之后,再接亡者重归坛场。然后是赈孤施食。先是宣读赈孤魂的谕单,后宣读榜文。榜文的内容是:哪个教门掌礼超度亡灵,然后孝府孝一千眷参与敬叩某某神圣者。所作法事三天,共超度历代亡宗祖众神一并列入榜文中。宣读完毕,搭起赈孤台,台上放有斋粑、斋果、花米等食物,依照36 幽门的名称依次点名施食。并进行台幽劝幽,还以荐送五音十类臼子孤魂。再进行享食安坛。
自古流传至今中国有“祭神于神在”的说法,然后宿坛。
至第三天早上,道士开坛后敬叩祖师,享食之后,进行最后一次会亲告别仪式,俗称“冲棺”。将棺木打开,让所有亲属都进入孝堂,至灵柩前绕棺木一圈,看看亡者最后一面,然后封丧合煞。内遣后出殡。将棺木抬至禾场外平地停放,再进行外遣祭祀,礼毕,丧夫抬起棺木,发引归山。一路上孝家穿白戴孝,哭声遍地,铳炮火药,锣鼓唢呐,前呼后拥,沿途街坊邻里也燃放鞭炮,以示对亡者的送行及对亡者家属的慰问。
灵柩抬至祖坟山之中,请来白鹤仙师在已经瞄好的风水宝地处掘坑安葬。葬毕,孝子引灵返还家中,享主附宗,当晚焚化灵屋奠赏,以供亡者阴间享用。
四、基督教 (唐运长供稿)
随着改革开放深入和本地经济的迅速发展,宗教文化也越来越得到政府和人们的重视,宗教信仰也越来越深入人心。在150多年前传入中国的基督教,在湖乡大地上也有了自己的地位。
永兴基督教会建立于1992年。起初由于少数人信仰基督教,每周礼拜时要到5公里以外的沅江老七鸭子教堂去。路途遥远,有时风雨交加,又泥泞路滑,很不方便。教会于是在本地租了间房子成立了永兴教会。教会刚成立时只有10多个信徒。教会本着“爱国爱教、信教自由”的原则,热情欢迎当地群众加入教会。由于入会信徒遵纪守法,注重修身养性,治病率高--神的恩赐无量。因此,加入教会者越来越多,至今已有教徒200多人,成为益阳市资阳区最大的堂点。
1、教堂的兴建:
由于神的恩赐被及方方面面,因而教会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信徒。原来所租房屋已不适应形势的发展和教会的要求,因此在1995年冬,在永兴村月明湾金家山向阳渠边兴建了永兴基督教堂。教堂主体为砖木结构,红砖青瓦,四间屋面(礼堂式建筑)150平方米,另加三间住宅房屋及卫生间。水、电及基本设施设备适用。房屋建设设施设备的添置费用一部分由永兴和东山两个村委支助,另一部分是由信徒的损献和赞助,还有部分是借贷款。打算在扩建时,争取上级基督教会和政府宗教事务局的专项基金。
2、教会的业绩:
教会自1992年成立以来,由于在党和政府主管部门及资阳区中心教会的领导下,抵制了各种邪教的侵入。由于爱国爱教,模范遵守政策法令,又发挥无私与***精神,对教徒及周围群众倾注爱心,助人为乐,如照顾一位98岁高龄的孤独教徒,教会人员轮流守护,夜以继日。受到了益阳市政府和电视媒体的关注和表彰,为益阳市宗教界树立了好榜样。在教会班子人员的坚强领导下,在长老及传道人员的精心呵护下,各项制度齐全,管理规范。全体教徒能模范遵守,自成立以来,每年都被市宗教委评为先进堂点。
3、教会的前景:
教会自成立至今有13年历史了。时间虽短,成绩巨大,发展迅猛,积极的影响越来越越大,当地群众信仰基督教的热情浓厚。同时,在党和政府开放的宗教政策指引下,加之在七仙湖独特优美的自然环境及人文环境的包围之中,基督教会将倾注爱心,祉神的爱被及所有信教的人们,基督教会及教堂的发展前程似锦。
2005年7月,把第一次所建设的教堂拆除,建成二层楼的新教堂大厦,并将美化教堂周边环境,使之成为益阳市城郊堂点最大、环境最美的花园式教堂。到时候,周边信徒将达1000多人。到2010年左右,七仙湖开发成为国际旅游区时,还将接纳大批的洋教徒、信徒。他们步入教堂,跟本地人一起做礼拜和祈祷,将会是另一番境界--基督教本是没有国界的,是全世界共同的信仰。到那些时,我们将真正感受到原来神之爱遍及全球!
阿门,上帝与众生同在!
4、常规的礼拜:当地200多名基督教徒,每周都有礼拜及诵经仪式。除特殊的农忙季节外,信徒们均按指定时日,不远路途,不避风霜雨雪,来到教堂读学《圣经》,教唱圣歌,传授教义。虔诚之至,溢于言表。他们与人为善,充满爱心,受人尊重,常常免费为教徒们做生日庆贺,资助苦难民众,弘扬正气,不畏强暴,乐于助人,颇为人们称道。
四、禁忌与避讳
禁忌与避讳,其历史渊源悠久。据考证,避讳起源于周代,秦汉时日渐发展,到唐宋时,讳制极为严格。清代雍正、乾隆时,讳禁更为苛严了。历史上,秦朝的“焚书炕儒”,明朝的“只许州官放火,不准百姓点灯”,再到清朝的“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而引发的“文字狱”,等等。从这些历史事实或典故中,我们不难看出避讳与禁忌的严厉性了。比于律典,可以说有过之而无不及也。
封建时代的帝王将相如此,贫民百姓也沿袭和传承着这种习俗。直到今天,不仅各种避讳与禁忌依然存在,而且随着社会的变革、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忌讳好象有越来越多的趋势。
为使我们能在日常生活和工作当中趋利避害,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达到尊重别人的目的,了解和掌握一些现代民间禁忌是很有必要的。
当前流行于益阳的主要民间禁忌(避讳)有如下多种:
(一)人体忌讳:
1、忌讳触摸头顶(天灵盖):尤忌已婚中年妇女无缘无故触摸中青年男子之头。否则视为不吉。洗头理发和老年妇女触摸男子之头除外。故有俗语云:“男子的头,女子的腰”是不能随意触摸的,尤为异性。
2、青少年忌讳画像(照相除外),忌相片遭踩踏。
3、体虚气弱忌贪淫欲,要避邪恶。
4、妇女下身血不吉利,要回避。
5、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
(脸面映射出人的尊严,故俗语云“人争一口气,树争一张皮,佛争一炉香”。)
6、损眉会折寿,剃眉会见鬼。
7、嘴形最忌锁口纹。
8、换牙也有禁忌:
小孩长到七八岁时牙齿自然脱落,再长新牙(有“七岁掉牙齿,八岁吃耶屎”的说法)。尽管掉下的老牙为无用之物,但忌讳乱丢。一般将上牙扔到无人踩踏的沟里,下牙要扔到屋顶上去。扔牙还要念一首歌谣:“不要金牙,不要银牙,只求一副老鼠牙”。念完才扔出去。据说这样之后,才会长出一副整齐美观的牙齿来。其实这只是迷信而已,美好的愿望只有依靠科学的护理才得以实现。
9、指纹的歌谣:
过去民间的苦乐,有关于手足之说。其中,指纹就可预兆苦乐吉凶。于是生出多种民间歌谣。其中益阳城乡及七仙湖区最普遍流传的指纹歌谣是:“一箩穷,二箩富;三箩四箩织棉布;五箩六箩穷得哭;七箩八箩住瓦屋;九箩一簸箕,骑马上阶基;十指十只箩,神仙都超不过(如)”。
(二)婚嫁禁忌;
1、同姓同宗忌通婚。
2、婚事成前忌张扬。
3、女大再留反成仇。
4、女大男小忌成婚。
5、婚配生育忌语歌:
A、龙虎相斗必有伤;龙虎相斗定短寿;
两只羊,活不长;两虎不同山;
猪猴不到头;鸡狗不一家;
白马怕青牛;青龙克白虎;
虎鼠不结亲;鸡狗相配断头婚。
B、自古白马不配牛;羊鼠相配一旦休;
金鸡不与狗相见;青龙见兔泪交流;
猪猴见面如刀绞,虎蛇相克不到头;
C、白马怕金牛,鼠羊不到头;
蛇见猛虎如刀挫,猪见婴猴泪长流。
D、蛇配猴,男克女;猪配猴,不到头;
兔见蛇,如刀割;白马怕青牛;乌猪怕猿猴;
蛇怕猛虎如刀断;羊鼠相逢一旦休;
黑狗不能进羊圈;庚鸡见犬泪交流。
E、辰子中忌蚊鸡牛;已酉丑忌虎兔狗;
寅午忌猪兔羊;亥卯未忌龙鼠猴。
6、操办事喜忌单数:(俗话说:“好事成双”)
7、寡年不操办婚事:
当年无“立春日”之年称无春之年,有些地方(湖南北部地区)称之为“寡年”或“寡妇年”。即就是说在“寡年”结婚之女要失去丈夫成为“寡妇”。这是男女双方及家人均不愿看到的事,故在“寡年”结婚者少而又少。其实并无科学依据可言。
8、迎娶忌轿、车碰头。事先预计另走一道,另过一桥,错开行驶,避免喜冲喜。
9、新娘下轿忌见公婆,公婆事先有意回避,不在现场为妙。
10、新娘进门忌踩门槛。
11、回门忌在娘家同房。
12、会当媳妇两头瞒。
(三)生养忌讳
1、孕妇忌夜出不归
2、忌妇女跨扁担挑棍
3、孕妇之间忌同坐同卧
4、忌孕妇接触神庙、神像
5、忌讳经期妇女、孕妇参拜祖先、神灵
6、孕妇忌讳食驴、马肉类
7、产房忌进孕妇、哺乳妇女
8、婴儿出生忌讳日:(实为迷信,现时不流行了)
传说正月初一、十五;五月初五;七月十五等农历日子出生的婴儿日后多灾多难。
9、吃饭、过年过节时忌打骂孩子
10、忌讳小孩子吃鱼籽、蛋黄(怕日后变成傻蛋,数目不清)
11、忌讳说小孩不吉利话,除狗、牛、猫、虎之外的其它动物名忌用于孩子
12、忌讳说少女肥胖
13、婴幼儿衣物忌过夜不收
(四)饮食住行忌讳
1、吃斋忌吃葱,吃葱假斋公
2、祭灶糖果忌给幼儿吃(怕成为哑女或傻女)
3、款待客人忌小气
4、忌喝隔夜茶,忌吃隔夜蛋
5、丧事忌用茶盘上茶
6、幼儿少年忌看杀生
7、嘴咬刀背可破邪(退煞)
8、房梁喜榆忌桑木榆梁(榆:余粮;桑木:丧木)
9、燥木忌做床榻
10、建房忌先筑围墙
11、院里忌栽“鬼拍手”(“鬼拍手”——杨树)
12、房前忌栽“刽子手”(“刽子手”——桃树)
13、屋后忌栽柳树
14、院东忌栽银杏,树杏(兴)人不兴(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15、屋后不栽槐(怕冷落,衰败)
16、宅西不栽李(主淫)
17、正月初一至初三忌扫地泼水倒垃圾
18、新屋讳忌无人住(家丁衰落)
19、睡觉忌头朝门窗
20、正月上七期间忌讨帐、借钱、还债
21、正月上七忌宰杀牲畜。
(五)语言禁忌
1、子不言父名,徒不言师讳
2、地怕走斜道,人怕起绰号
3、过年过节忌用“鬼、死”之类的不吉之词
4、忌讳背后议论人(说坏话)
5、忌讳嘲弄残疾人
6、过小年大年及正月上七忌打骂孩子
(六)饮食忌讳歇后语:
1、葱炒蜜,死得急。
2、土豆炒蛋,肠肚变烂。
3、脚鱼(水鱼)炖苋菜,片刻进棺材。
(七)时令人事忌讳:
一月不看鹰掸鸟;二月不看蛇相绞①;
三月不捡花手巾;四月不看狗背狗②;
五月不踩草鞋虫;六月不看竹交尾。 。
①绞:指蛇交尾。②背:猪狗牛等相背交配。
益阳本地人认为,在这些时间或季节里看到上述事情,
是很不吉利的,必定背时破财,其实是伪科学的说法。
五、赞梁
旧时代农村建新房屋,木匠师傅在上大梁时常举行赞梁礼仪,其唱词俗称赞梁语。木匠师傅一边唱词赞梁,一边向人群抛撒糖果、槟榔、饼干之类的食物。此种传统做法至今仍然流行于益阳,现节录一些赞梁语如下,供大家欣赏。
(一)关请鲁班祖师先生退煞较梁
香烟前头来关请,关请祖师到来临。
请得来,喊得应,一要请来,二要拜。
要拜得我的鲁班师,亲身打马下凡来。
要拜得五代祖师齐到来。弟子华堂高声叫。
要请得鲁班亲身到此来。正是在主人屋较梁时,
你欢天喜地降此梁,平日讲得白话经;
今日讲得句句真。常听主人读。
屋听世人言。
鲁班师传我两件宝:
正梁一根做得好,子子孙孙最高强;
起定一根梁,保得不是平凡梁。
此梁要听我言章,要得田中十倍粮
子子孙孙永无忧,要得后国牡丹红
子子孙孙读书人,考得太子进京城
子子孙孙坐朝廷,要得一家人口好。
胜如捡了金元宝,要得猪牛六畜旺。
福镇华堂万年春,当得家来做得主。
荣华富贵保得住。
(二)赞梁语
此鸡不是平凡鸡,它是圣母娘娘带来的。
带了二十五只蛋,生了二十五只鸡,
身穿五色红毛衣,此鸡拿来何用过?
送与华堂鲁班的,鲁班交与弟子的,
弟子交与栋梁,手拿雄鸡来点眼,
左点太阳右点太阳,
左点左转光,右点右转光,
夜间不用明灯照,自有宝贝照华堂,
恭喜东主发富发贵与天长,斧头一响天门开。
鲁班仙师下凡来,左手拿的金铜斧,
右手拿的凤凰鸡,此鸡不是平凡鸡,
生得头高尾又低,头戴红冠帽,
身穿五色红毛衣,他在昆仑山上宿,
紫云岩里换毛衣,日里昆仑山上叫
夜在东主家里啼,凡人拿来何用处?
鲁班到此大昌吉。弟子锤退杀鸡。
王母交与鲁班的,绫罗出在苏州绸缎房,
天煞归天,地煞归地。
天地长久,日吉日良,
左缠三卷摆龙尾,绸缎房内出巧匠。
手执红绫数丈长,左缠三卷风穿连,
织出牡丹并凤凰,恭喜东家发富发贵万年长。
(三)上梁
一轮明月出东方,照见东家好华堂,
吉日又吉良,东家要上金梁,
九龙八卦来定阴阳,不知何日起来
不知何来上梁,就在今日上金梁
梁上又无口,我给东主开梁口,
梁口开得深又深,秤称金来斗量银,
梁口开得浅又浅,荣华宝贵万万年。
开了东来又开西,子子孙孙穿朝衣,
穿朝衣来戴朝帽,子子孙孙为国老。
(四)赞推
到此地,赞此地,此推也是唐朝起,
唐朝起,唐朝兴,万古流传到如今。
张良筑起两块板,鲁班修起一张推。
一搭搭在梁口里,一步一步来上推。
脚踩一车不为多,子子孙孙登朝科,
脚踩二车两朵金花,谁个不爱哪个不夸。
脚踩三车三元及第,子子孙孙穿朝衣,
脚踩四车四季红,子子孙孙进朝廷。
脚踩五车五代同堂,个个状元百年长。
脚踩六车禄位高,子子孙孙穿红袍。
脚踩七车七仙姑,子子孙孙发大福。
脚踩八车八大仙,子子孙孙点状元,
脚踩九车久久长,子子孙孙状元郎。
脚踩十车完了工,子子孙孙在朝中,
脚踩平地四四方,请的好阴阳。
定的子午向,天下第一好屋场。
木匠选的好栋梁,泥工砌的好砖墙。
(五)抛梁
说抛梁来又抛梁,我知东家进华堂,
年煞月煞,日煞时煞,
鲁班到此大煞王黄三煞,戌已都天大煞,
斧头凿子木马煞,一百廿四位凶神恶煞。
鲁班弟子手执雄鸡,抵当一束红花抛一抛。
恭喜东家发富发贵起高楼,红花落地。
大吉大利,东头先起,宝贵到底,
炮竹一响喜洋洋,我为东家做栋梁。
你生在何处,长在何方,
生在昆仑山上,长在玉石八宝岩旁。
不知何人所养,不知何人所看,
雨露仙人所养,王母娘娘所看,
上有四枝对北斗,下有万根伴主梁,
上有金鸟不敢落,下有蛟龙走远方,
不知何人来得见,不知何人来得知
张郎来得见,李郎来得知,
一根生得眉清目秀,要修玉帝牙床,
二根生得美貌端正,要修玉帝宋城,
三根生得青枝绿叶,买予东家做正梁,
买价三千三百三,东家一见喜洋洋,
请来鲁班弟子量景,左一量来右一量,
不长不短三丈三尺八寸长,
前量五尺五子登抖,后量七尺七品黄堂,
锯下两头就中央,头子好做门梁,
尾子好做亮窗,精雕细琢迎进华堂。
两头画的龙凤呈祥,中间雕的太极朝阳。
东来紫气,西见阳光
龙头凤尾生贵子,太极朝阳点状元。
恭喜东家荣华宝贵万万年。
(六)建房新居联:
建房(新居)联:
红日舒辉来吉宅,春风送暖入华堂。
宏图大展兴隆宅,泰运长临富裕家,
莺迁华屋安仁里,燕贺新居洽德邻。
乔地腾喜气,新居沐春辉(晖)
择里和为美,安居德为邻。
阳光照佳地,春风拂新屋。
佳地春风暖,新屋燕语暄。
共庆乔迁喜,同吟致富诗。
风和新居暖,日丽甲第安。
横批(披)
乔迁圣地 春驻新居
栋宇辉煌 大吉大利
七、洞庭船俗
洞庭湖自古水阔浪高,交通自然靠船代替。人们不管行上水还是走下风,都习惯用一些行船的习俗或规矩。总结起来就有:开船前先敬老爷、上船绕船头、说话避禁忌、吃饭分等级、睡觉分高低等等。有的还将河滩江湖地名编成歌谣,一路行船一路歌唱,叫做唱滩歌;行船摇橹唱号子,叫做摇橹歌;河滩上背纤唱的“嘿呀嘿”,叫做唱山河号子。
下面就介绍洞庭船俗中最常见的几种供大家欣赏。
1、开船
从前,从宝庆(今邵阳)开船到益阳,船老板总要总要在开船前买来一只大红冠子公鸡,在船头上宰杀了敬王爷菩萨,船头上垫上一块铁板或放只火缸,点上香火蜡烛,酌满酒盅,再燃放一挂千子鞭炮。船老板一边杀鸡,一边口中念着“神灵保佑,开船清洁”的咒语。然后提着宰杀完的公鸡,从船头到船尾,放点鸡血在船舷边,以示辟邪,绕船一圈即可。
从益阳开船到新化,上邵阳时,同样也要敬王爷菩萨。但不用杀鸡。船老板在船头点燃几支香烛,燃放鞭炮,叩头作揖即可。也有连鞭炮都不放的。
以前,从益阳开船到汉口,船老板在天还不亮时,就提着大红冠公鸡到魏公庙去,先杀公鸡,焚香秉烛,作揖叩头,敬完魏公菩萨才能开船。
相传魏公菩萨是个“肉身”,也不知其姓名,专门在资江上游保护河中行船的安全的,不幸溺死江中。尸体漂流到了益阳街对面的鳊鱼山大漩涡中打转转。有人想用挽篙将他救出漩涡,可是竹篙越戳越不出来。船民们念记他的恩德,设法捞尸上岸,才发现他胸前有一个大大的魏字,于是大家都叫他“魏公爷爷”。魏公爷爷的尸体被埋葬在益阳洲上,据说老百姓敬重他,可以求福治病;又可求得行船跑马,一路顺风,保佑平安。因此,船民们自发捐资修建了一座“魏公庙”,开始还比较小,后来经过多次翻修,变得越来越大,魏公菩萨也越敬越灵验了。所以船民们不管是上保庆,还是下汉口,都得先敬魏公爷爷,再敬洞庭王爷。
从资江到汉口得船游大小两种。大船的船头上挂有一面大铜锣,配有专门司锣的船工。一开船,船老板就烧起纸钱,点燃香烛,敬酒叩头,鸣炮杀鸡,司锣工敲响铜锣敬奉洞庭王爷。首先敲一长声,船主叩一响头,一连敲四次长声,船主拜四拜;然后紧密敲锣,船家就跪着念道:“有请洞庭王爷,行船不遇风暴;不出险滩,一路平安。”锣声停住祈祷结束。小船不用打锣,但同样要烧纸钱,燃香点烛,先敬围攻菩萨,再敬洞庭王爷。
2、牙祭、吃、睡的禁忌
打牙祭是开船第一餐开荤,要喝酒吃肉。这也是船工们最关心的大事之一。吃得好与不好,关系到船工们卖力与否和行船的安危。因此,船主对此也是特别注重这“打牙祭”。
开船前,船老板按照人头买好猪肉半斤、白干子两片、白酒2-4两、还有一些蔬菜。并把敬菩萨用过的公鸡烹熟,算作一道主菜。开船后边走边吃。为酒避免禁忌,大家就把打牙祭中的“打”字改为“开”字,于是叫做“开牙祭”。
开牙祭喝酒、吃饭、吃菜时,要特别注意按规矩,避禁忌。譬如吃菜时,第一筷子夹荤菜不得说话,要特别留意看清楚再夹。因为不管是夹到精肉还是肥肉,哪怕有骨头,都得直接送到嘴里吃掉,不得吐出骨头来。第二筷子夹菜,就可以说话,随便多了。
吃鸡:鸡菌子是船主吃的,它象征老板的财喜。鸡腿子是留给小老板吃的,意思是尊敬小主人;鸡头一定得给撑头篙的师傅吃的。它象征着抬头走顺风,平安无事;鸡屁股叫做“鸡鳋”是给舵工师傅吃的,它象征舵靶子掌得好;鸡翅膀是给牵缆师傅吃的,它象征着缆索轻如羽翼,拉纤行船轻快如飞;鸡脚是给背纤走在最后面的师傅吃的,象征行船如飞……
吃饭:盛头一碗饭只能装一大瓢饭,装中间的饭,不能装锅巴。第二碗饭可以随便装吃。第一餐饭要吃得酒醉饭饱。
用餐时都得注意避禁忌,用碗喊转转钱;用筷子叫拿篙子来;用调羹喊拿鸭婆子;饭瓢称作抓把子。
睡觉:有凉棚的船,老板娘睡在舵舱里面;高板处是煮饭船工睡的;腰板火舱前是背纤的人睡的。无凉棚的船,高板处是船主睡的;火舱前是背纤的人(搭把子)睡的。
上船:不能走船头,要走搭在船腰间的跳板上船;特别禁止妇女从船头走过,否则就要请师公子敬老爷以“退煞”。
3、九板、十三索、三个半眼不见天
九板是:跳板、外跳板(橹)、锁伏板、舵顿板、切菜板、避水板、铺舱板、雨篷板、铺头板。
十三索:力索、云索、千万索、莲蓬索、简索、拉尔索、镶索、脚索、老索、橹单索、火尾索、渡力索、拉舵索。
三个半眼:金明眼--船中舱里竖桅杆用的洞眼;风明眼--桅杆顶上穿风帆索的洞眼;聪明眼--船尾安置舵把的眼;段双眼--半个眼在桅杆蔸子底下。
这些名称,有的是船上的零件,有的是船上的用具或者工具,每项取名都很讲究,生怕犯了禁忌,所以取得“文雅”。稍微有点禁忌的都取有别名。譬如:“舵顿板”的“顿”字可能也有忌讳,改名为“水井板”。切菜板一般成为钉板,船上改为“好吃板”。又如索类,钉风篷布的本来叫做钉蓬索,但“钉”字犯有禁忌,就改为“千斤索”;背纤用的缆索,山河用竹缆,外河用麻绳当缆绳,因“缆”同“烂”字同音,也怕犯禁忌,就改为拉纤索。再如以前“眼”字在船上也是犯禁忌的。所谓“三个半眼不见天”,意思是:一、金明眼--是竖起桅杆穿绳索用的;二、风明眼--是桅杆顶上穿绳索(开风眼摇纱机公子祭眼);三、聪明眼--船舵靶子绳索用的,四、段双眼--只有半个眼在桅杆蔸子底下,钳住桅杆底部用的。这三个半眼穿上的人都不叫“眼”,也不叫洞或“穿绳”,所以在使用时,分别只叫“金明”、“风明”、“聪明”、“段双”,那个“眼”字就丢掉不叫了。
(一)、童谣
黄 鸡 婆
黄鸡婆,尾巴拖,三岁伢子会唱歌;
不需耶①娘告诉我,自己聪明捡得多。
①耶(ya):益阳方言,即爹爹、爸爸。
夜(莹)火虫
夜火虫,亮过来,照着妈妈好做鞋;
夜火虫,亮过去,照着妈妈好织布。
穿 红 鞋
三岁伢子穿红鞋,摇摇摆摆上学来;
求求先生莫打我,回去呷口汁叽哒来。
(汁叽:奶汁)
捡柴火(摇篮曲)
摇呀摇,摇得满伢子长身高,拾柴烧;
一天捡一捆,十天捡一交(一堆);
又有卖,又有烧,又有金子银子装荷包。
推谷叽,磨谷叽
推谷叽,磨谷叽,推只粑粑叽;
吃(qia)一边,留一边,留得翁妈枕头边;
猫咀呷得榻板边,狗咀拖得粪凼边;
大风大雨吹得大河里,小风小雨吹得小河里;
鸦鹊子夹得树丫里,媳妇叽捡得灶屋里。
煮呀煮,煮得满伢子一身水(xu),
煨呀煨,煨得媳妇叽一身灰!
打 老 鸹①
老鸹子,呱呀呱,拿得铳来打呀打!
三两葫椒四两姜,炖得老鸹子喷喷香。
注:①旧时民俗中忌讳老鸹(wa乌鸦)子叫。据说老鸹子和猫头鹰一叫就会有人得病或突发死人事件,属不吉祥之兆。因此,当地有人用土枪(铳)驱赶乌鸦的做法。
找个家娘住瓦屋
亲家公,亲家母,你家还有几个女?
邻舍要我来说媒,问她年龄有几许?
邻舍崽孝家户阔,要找乖女做媳妇①!
亲家只有四个女,大的嫁哒白沙洲,
二的嫁哒南沙洲,三的做哒你媳妇。
只剩满女吵着哭,要找个家娘住瓦屋。
[注]①益阳话中的“媳妇”即指“儿媳妇”。
哭 脸 巴
哭脸巴,铲锅巴,娘一碗,耶一碗,
欠得哭脸巴舔猫碗。
注:耶(ya),爹。欠:益阳方言,非常非常想得到之意。如“欠食佬”:很想得到别人免费食物吃的人,一般指小孩。
假 积 极
假积极,佩钢笔,佩得路上掉夹的,
不是奖,不是夸,我一捡哒当会计。
黄 鸡 婆
黄鸡婆,咯咯嗒,生只蛋白把舅母吃,
舅母吃哒赶老鸹,老鸹子进的孔,
打哒舅母的板肩耸。(板肩耸:肩膀)
偷 鸡 吃
瞎子瞎,偷鸡吃,罐子煮,筷子夹,
夹到庙里敬菩萨,菩萨气,一个屁,
打得瞎子两头离①,左一离,右一离,
上一离,下一离,离得王婆婆裤裆里。
[注]①离--益阳话中是慌张乱跑、莽撞之意
倒 霉 猴
猴子猴,上东头,吃肥肉,理骨头,
吃精肉,夹牙沟!
细 媳 妇①
三匹白马走几走,三个神仙来饮酒。
高子矮子打一架,细细妇矶偷肉吃,
家娘看哒冒办法,只好气得跶几跶。
[注]①这个童谣边念边做手势更有趣
八 八 鸡①
八八鸡,跛呀跛②,跛到后山捡柴火,
猪拖柴,狗烧火,猫叽潦饭笑死我。
鸡公扫屋请客坐,只怕蚂蚁呷屁股,
呷哒回去吵场伙,怪你怪他莫怪我。
[注]①益阳方言的“八八鸡”即八哥鸟
②跛:走路一拐一拐的样子。
兔子在堤上歇
十二月,落大雪,兔子在堤上歇。
白兔子,一身毛,一天到晚痒痒跳。
鹭鸶鸟,天上叫,红鲤鱼,河里浮(bao)。
鲶鱼嘴巴两根须,泥鳅只爱偎漕泥。
黄莺鸟,栖只窠,吃饱睡好就唱歌。
麻斑鸡,山里喊,和尚也想讨老婆!
鸭公鸭婆,并排过河,淹死鸭公,救哒鸭婆。
鸭婆告状,告诉和尚。和尚念经,告诉观音。
观音答复,告诉老虎。老虎暴牙,告诉伽蟆①。
伽蟆冲脚,告诉菱角,菱角起来,急出屎来。
[注] ①伽蟆:益阳方言,是指青蛙。
捉 猪 仔
伢猪崽仔捉一只(zha),打你二千八百八,
鸡公子飞过河,乱打乱打打三砣(拳),
钻子钻只眼,抓子抓三下(ha),
问道:要韭菜还是要白菜?
——要韭菜(白菜)!
(注:游戏时两个人。一人的手五指并拢,另一手掌包握,只露出五个指尖让别人捉猪崽。中指为最大的猪崽,捉中者胜,打输者,输了的人伸出手掌来让赢者打,边打边念上面的歌谣。其中韭菜打手板9-90次,白菜打手板100次)。
蚂蟥瘩瘩
蚂蟥瘩瘩牛瘩瘩,呷哒止血用草系(tia),
不怕水烫与火菼,只怕看牛伢子翻***。
懒汉读书郎
春来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正好眠;
秋有蚊子冬有雪,一心收拾到明年。
不 识 字
小字叽麻麻黑,大字叽不认得。
箩筐大的字,认不得一担!(只字不识)
养女莫嫁香铺仑
香铺仑,穷出名,瞎子讨米不上门。
十家九户住茅棚,十男九个打光棍。
田里长草不收谷,土里栽瓜只长藤。
养女莫嫁香铺仑,日打草鞋夜搓绳!
[注]这是旧时代人们对香铺仑的描述,如今已大变样
乡 里 伢 子
乡里伢子上街,嘴巴都念歪;
街上伢子下乡,搞个乱动浆。
婴幼儿洗澡歌谣
前拍拍,后拍拍,孩儿洗澡不吃吓(ha);
金拍拍,银拍拍,拍得落水鬼打汤吃(qia)。
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天上的大菩萨掉下来哒!
(这是旧时大人给婴幼儿洗澡时(盆浴)所唱的歌谣,在益阳城乡流传甚广。以祈求菩萨保佑小孩,避免近水时遭水鬼的迫害,现时迷信色彩已经日益淡化了)
治夜间啼哭的祝语
天皇皇,地皇皇,我家有个夜哭郎。
过路君子念一遍,夜夜睡得大天光。
麻雀子生蛋滚哪个滚
麻雀子(jie或ji)生蛋滚哪个滚,
只说(xuē)哥哥不买粉。
买得粉来不会搽(lá),
又说哥哥不买麻。
买得麻来不会绩(把麻纤维搓成线),
又说哥哥不买笔。
买得笔来不会写(xiǎ),
又说哥哥不买马。
买得马来不会骑,
又说哥哥不买皮。
买得皮来不会硝(xiāo,鞣制皮革变软),
又说哥哥不买刀。
买得刀来不会磨,
又说哥哥不买鹅。
买得鹅来不会杀,
又说哥哥不买鸭。
买得鸭来不会挦(lián,应xián,拔毛),
又说哥哥不买田。
买得田来不会作(耕作),
又说哥哥不洗脚(jiò)。
洗咖(gā,了)脚,把田作。
作咖田,把鸭挦。
挦咖鸭,把鹅杀。
杀咖鹅,把刀磨。
磨咖刀,把皮硝。
硝咖皮,把马骑。
骑咖马,把笔写(用笔写字)。
写咖笔,把麻绩。
绩咖麻,把粉搽。
搽咖粉,麻雀子生蛋滚哪个滚。
(二)气象谚语
春无三日晴,夏无三日雨
三月三,九月九,无事莫到江边走
四月八,冻煞鸭
早看东,晚看西;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久晴西风雨,久雨西风晴
云行东,雨无踪;云行西,雨凄凄;
云行北,冒雨落;云行南,雨成潭
太阳穿针,无雨便是风
有雨四方亮,无雨顶上开(光)
三日雾浓,必起大风
红日头雨;白日头风
久晴必有久雨;久雨必有久晴
鱼游水面,下雨不远
瓦块云,晒死人
蚂蝗浮水面,下雨并不远
蚂蝗水底沉,明日定天晴
蜻蜓飞得低,有雨在夜里
燕子飞高晴天到,燕子飞低带雨来
一日黄沙①三日雨,三日黄沙九日晴
(注①黄沙:很细小的麻麻雨)
朝落雨,好砍柴;晚落雨,打草鞋
月亮生毛,平地装籇
星光密,戴斗笠;星光稀,穿蓑衣
五月南风涨大水,六月南风海也枯
东虹太阳西虹雨,南虹北虹涨大水
乌云遮落日,不落今日落明日
南风歇,雨来接
东风转北风,大雨快来临
太阳当空现,三天不见面
西风卷乌云,无事少出门
蚂蚁搬家(迁窝),洪水增加(多)
六月乌云接,黄土晒成铁
太阳出来淡红色,太阳猛得了不得
先打雷,后落雨,当不得一夜大露水
雷公先唱歌,有雨也不多
人黄有病,天黄有雨
鱼游水面,下雨不远
鸡进笼早,明日天气好
鸭早进笼,明日无雨必有风
一落一只泡,大雨还冒到
(三)农业谚语
湖广熟,天下足
金湘潭,银益阳,鱼米之乡数沅江
一脚捅到底,担谷六斗米
家有一千棕,子孙永不穷
芝麻土里跑得马,荞麦田里窝得酢
喂猪没有巧,栏干食饱
蝉虫子叫,新谷子跳,陈谷陈米冒人要
萝卜沁沁甜,防止脑膜炎
六月苋,当鸡蛋
头麻壳多;二麻肉多;三麻籽多
行船先定向,撒网先抓纲
鱼行上水,鸟戏侧风
雷打冬,十个牛栏九个空
立春一日,水暖三分
二月清明不在前,三月清明不在后
谷雨前,好种棉
夏前三天“麻拐(青蛙)”叫,秧谷芽子泡三道
清明泡种,谷雨下泥
乔麦出土即开花,六十五天就归家
清明断雪,谷雨断霜
春雨不烂路,冬雨路泥泞
芒种忙打苞,夏至要禾交
七金八银,九铜十铁
东一穗(线),西一穗(线),二十五日上饭甑
八月八日晴,八个月无水过田垅
重阳无雨一冬晴,大寒不寒,人马不安
寒露不出终不出,霜降不黄终不黄
(四) 风俗习语
蚂蝗听水响,叫花子听鼓响
会过荒年,不断油盐
有心拜端午,初六也不迟
六月六,晒红绿
养崽不读书,不如喂只猪
姨娘生九子,九子九条心
八十八,不笑别人瘸脚瞎
九十九,不笑人家断阳寿
人之不孝,无后为大
人死饭甑开,不接自己来
疯(发情)马牛不相及
和尚的卵是空大的(卵最大也无用处)
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
拜年拜到初七八,洗光坛子浪光塔
白天走四方,夜里补裤裆
王婆卖瓜,边卖边夸
箩里选瓜,越选越差
(五) 民谣渔谚
鱼急跳出水,虾急钻入孔
早刮东风吊渔船,晚刮东风水边眠
三月三, 虾子鱼儿上高滩
涨水的鱼,退水的虾;不涨不退鱼拌虾
寒露霜降水退沙,鱼奔深潭客归家
鱼死眼张开,打鱼佬发财
春鲶、夏鲤、秋鲫、冬鳊
黄鲴刺了一泡尿,鲑鱼刺了一副轿①
(注:轿,是当地人对棺材的雅称)
六、计时与时令季节
古时候人们没有挂历和钟表,计日计时相当困难。于是人们白天根据太阳东升西落和树影的长短情况来计时,晚上就根据月亮的阴明圆缺及它在天空的位置高低来计时。遇到雨天咋办呢?只好根据公鸡鸣叫的次数来计时了。因此益阳城乡的老人们还流传古老的计日计时的方法,摘录如下,供大家欣赏。
1、月亮计日歌(农历):
初一一根线,
初二一支箭,
初三初四鹅毛月,
初七初八月半边,
十五十六月团圆,
十七、十八,月出更发,
廿二、三,月出半夜间,
廿四、五,月出五鼓。
廿八、九,冒得等守。
2、九九时令歌(公历):
益阳当地人有句俗话说:“热在三伏,冷在三九”。
A、冬九九
冬至是头九,两手揣袖口;
二九一十八,口中似吃辣;
三九二十七,见火如亲戚;
四九三十六,屋檐吊蜡烛;
五九四十五,猪头煮萝卜;
六九五十四,篱边长嫩刺;
七九六十三,行人脱衣衫;
八九七十二,赶牛下田埂;
九九八十一,蓑衣拼斗笠。
B、夏九九
夏至入头九,羽扇握在手;
二九一十八,脱冠着罗纱;
三九二十七,出门汗欲滴;
四九三十六,卷席露天宿;
五九四十五,炎秋似老虎;
六九五十四,乘凉入庙祠;
七九六十三,床头摸被单;
八九七十二,子夜寻棉被;
九九八十一,开柜拿棉衣。
3、太阳显示季节:
冬日太阳一树高;夏天日头晒死人。
4、花卉显示时令:
桃花开,李花谢(lia),
一日三餐不得夜(ya)。
(说明春分来临,昼夜等长)第十一节 活动与游戏
一、孩童游戏
益阳的农家孩子活泼好动,聪明伶俐。从小就练就了一种不怕苦、不示弱、不服输的拼搏向上精神。这对他们后来的生活、学习、工作都带来了莫大的帮助。而这种精神的培养,靠的是当地农民代代相传的优良传统、亲人的言传身教。另外,与他们孩童时代所做的各种传统游戏不无关系。通过参与各种游戏活动,孩子们从小时候起身体就受到了锻炼,他们的思想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熏陶。孩童们常作的游戏种类很多,形式各异。主要特点是:运动量大,竞赛性较强,智力与体力协调发展。活动时,许多孩子集聚在一起,热闹非凡。肢体一边做着动作,口头一边念唱歌谣,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健康有益。主要游戏名称有:杀羊,踢键子,踢手子,走棋,打水漂,点西瓜等。另有一些饶有风趣的单口童谣(另页),确实令外人耳目一新。现简单介绍几个,与大家分享。
1、杀羊:
杀羊是益阳农家孩子们常做的集体游戏之一。一般在晴天有月亮的夜晚。七八个甚至十多个孩子聚集在宽阔的地坪上。首先要把“猎手(杀羊人)”用“点将” 的方法挑选出来。孩子们围成圆圈或排成一行,由年龄稍大的孩子来点将,自己也包括在内。点将口令是这样念的:“点子点箥箩,杨枝织海箩、金伯银伯,毛蓝伯伯,将军跑马,回头一刺”。一边念歌谣,一边点人。从队伍的一头点到另一头。没点完时往返来回再点。一人一字,念到最后的那个“刺”字落在谁身上,谁就是那个“猎手”了。每一局都得用“点将”的方法点出来。点到谁就是谁,谁也不准耍赖。要是谁耍赖了,今后的游戏就与他无缘,因此谁也不敢耍赖。要怪,只能怪自己的运气不佳罢了。
猎手选出来后,其余所有的孩子排成一个纵队,从头到尾,按年龄从小到大,个子从低到高排列。后面的人紧紧抓住前面人的衣服或裤腰带不放手,以免掉队被猎手吃掉。队伍最前面的那个人带队,他就是“牧羊人”,一般都是由年龄稍大的男孩子担任。任务是保护好他身后的羊群,努力抵御猎手的侵袭。队伍最尾头的人是另一个年龄稍大的男孩,任务是与牧羊人积极配合,负责押阵与摆尾,控制羊群前后左右摆动。
在杀羊游戏开始时,猎手与牧羊人之间还有一段专门的对白,一问一答,伴有手势和身体动作,饶有风趣。牧羊人在与猎手对话时,羊群还有些许时间来做好充分准备,迎接猎手的挑战。他们个个集中注意力,深怕最先被猎手吃掉而被淘汰出局。猎手与牧羊人之间的对话是这样的。你听——
猎 手:砍、砍、砍,
牧羊人:后山里砍竹子的何只个噢?
猎 手:我哦!
牧羊人:砍得竹子搞么家伙噢?
猎 手:织篮子哦。
牧羊人:织得篮子搞么家伙噢?
猎 手:捡磨刀鼓矶噢。
牧羊人:捡得磨刀鼓矶搞么家伙噢?
猎 手: 磨刀矶噢!
牧羊人:磨得刀矶搞么家伙噢?
猎 手: 杀羊矶噢!
牧羊人:杀得羊矶搞么家伙噢?
猎 手: 把得客吃噢!
牧羊人: 你的羊羔在何海噢?
猎 手: 在后里山里吃竹叶子噢!
羊 群:(做绵羊叫)咪--咪—咪
牧羊人:东边有陡坡!
西边有刺板!
南边有土墙!
北边有恶狗!
我看你何解抓得到!
猎 手:那算不得么子咯!
牧羊人:看来今朝不杀羊硬不行咯?
猎 手:冒得人拦得住啊!
牧羊人:要接几盆血?
猎 手: 三盆血!
牧羊人:要煮几盆油?
猎 手: 三盆油!
牧羊人:要放几盆盐?
猎 手: 三盆盐!
牧羊人:蛮厉害啊!刀矶投的么子把?
猎 手:投的红漆栗木把!
牧羊人:杀起来哒我不怕!
猎 手:杀呀!杀呀!……
牧羊人:大伙当心啦!……
随着一声呐喊,猎手立即赴向羊群,左追右赶,行动无常。牧羊人带领羊群左奔右跳,东躲西藏,竭力阻止猎手的攻击。摆尾的孩子更是忙得不亦乐乎。他与牧羊人密切配合,随时调整羊群的行动方向。忽左忽右,忽进忽退,累得满头大汗,期以躲过猎手的追杀。小羊羔们注意力高度集中,动作敏捷,一会嗷嗷直叫,一会欢声笑语,乐不可支。猎人更是动作灵敏,变化无常,才能迅速地捕完获所有的羊羔。聪明的猎手往往做一些假动作,声东击西,迷惑牧羊人,欺骗羊群,让羊群中计上当。
杀羊的规则是:只要猎人的手触摸到羊羔身体的任何部位,就算被猎人吃(杀)掉了,被吃掉了的羊羔立即离开羊群,算是淘汰出局了,不再参与本局的游戏,在一旁观看其它人继续游戏,等到下一局又可重新参加进去。未被吃掉的羊群继续进行游戏,直到最后一只羊被猎手吃掉,只剩下孤独的牧羊人时,全局才算圆满结束,猎手才算彻底赢了。否则,猎手追捕了多时也抓不到几只羊羔的话,猎手可能会自动放弃。这样,算牧羊人和羊群赢了,猎手彻底失败了。大家就会另行物色猎手和牧羊人,进行新的一轮“杀羊”游戏。
一般说来,参与游戏的人数越多,羊群就越大,就越容易被猎手抓到。尤其是那些年龄偏小的孩子,反应较慢,力气不足,常常在东奔西突、忽进忽退等无定式的运动中跌倒或者甩出队列,最先成为猎人的“猎物”,真是有点尾大不掉啊!有时因几个小朋友摔倒而连累大伙,结果大片羊群摔倒,牧羊人也被搞得人仰马翻。因此猎人频频得手,不一会功夫,羊群就全军覆没了!
这些有益的游戏活动,既培养了孩子们拼搏进取精神,又增强了团队协作意识。同时他们的身体也受到了锻炼,动作协调性也越来越好了,身体发育好了,智力也得到了积极的开发,于身于心,于己于人均有益处。还因为场地简陋,操作简易,广为孩子们接受。
2、踢手子
踢手子也是孩子们喜欢的另一个游戏。两人或多人参加(可分组)对踢,决出胜负。共有五颗石子,单手抛、抓、接石子。手头一边踢子,变化着手势,口里还须哼唱一首相应的歌谣。踢到哪里就念到哪里。歌谣唱道:“麻雀鸵,捉四子;四子生,捉三根;三只妹,捉一对;对又生,捉一根,捉二根,捉三根。吊盐矶,打鼓矶,麻雀矶攻洞矶。”谁先踢完念完歌谣,谁就赢了。当然,这主要是心智与手巧锻炼的完美结合。要眼到、手到、嘴到、最先还是要心到。一句话:全神贯注,心灵手巧,才可以获得成功。
3、踢毽子:材料多以鸡毛、丝绸、麻丝、布条、塑料带扎在古铜钱孔里的较多。踢的方式与花样也较多。常有跳拐、串花、落雪、单偏、双偏等十多种。
4、走棋:除了常规的象棋、军棋、跳子棋外,还有较为古老又颇具地方特色的棋类。如三子对角、五子起飞等棋法(附后)。
5、打水漂:在水边,孩子们常用单手把瓦片或土块甩出去在水面漂过。瓦片在力度(速度)与水面的阻力作用下,点击水面次数越多、漂得越久越远者为胜。
6、点西瓜:活动开始前,首先用“点将法”把种瓜人挑选出来。然后孩子围成大圆圈,蹬着或者坐在地上,面向圆心。另一人组织大家唱歌或者分组拉歌比赛。种瓜人手拿一草把子或布团子,在人围着的外圈定向转圈,在人们不注意时,轻轻地把草把子丢放在任意一个人的背后。知情者不许做声或暗示他人,否则首先被罚。等种瓜人转完一圈返回到此人背后时,如果这个人还没有察觉的话,那他就被认为是“偷瓜人”了。于是,“小偷”被抓起来惩罚:唱歌跳舞做节目!之后,这个小偷就接替前面那个人,充当种瓜人,继续上述游戏活动。而前面那个种瓜人中止种瓜活动,就呆在被处罚的那个人的位置上,点瓜活动继续进行,周而复始。接着,小偷一个个被抓,种瓜人轮回着换,于是,好节目层出不穷,场面热烈,大家笑语欢声,乐不可支。。。。。。除了上述活动与游戏外,孩子们常做的还有很多。如打弹子,丢洞子,砍坡,打地螺(陀),踢房子,跳皮筋,跳绳,踩高脚,龙船包头,抽东,捉迷藏(躲旮旯),开火箭,骑边马(作战),过家家,打雪仗,滚雪球,扮雪菩萨(堆雪人),滑雪,溜冰,还有水中游戏活动,如鹭鸶呷鱼,水底探宝等,真是花样百出,不一而足。
附录:《三子对角》、《五子起飞》棋盘(另加)
二、成人竞技活动:
益阳城乡人民生性好动,从小就养成了勇敢好胜的拼搏精神,成年人也不例外。通过观察他们在茶余饭后、劳动休息之余所进行的一系列的活动与游戏,就可见一斑。他们的主要活动有:单手举磨子、肩扛扮禾桶、挑重物(300斤以上)、拧棍、对手劲、对肚劲、扳手腕劲等等。还有赛龙舟、玩龙灯、耍龙、舞狮子等节日文娱活动。借此机会来比试力量、切磋技巧与技艺,目的是增加娱乐气氛,获得积极的休息与精神上的满足。
第十二节 宗教、信仰与禁忌
一、宗教概说
益阳城乡流行的宗教主要有佛教、道教和基督教。佛教传入较早,明朝中后期尤为兴盛。当时本区内有大小寺庙10多处。清末民初及至新中国建立初期,本区域内信奉佛教、道教者众多,念经拜佛者比比皆是。在较大的家族中均建有宗祠或宗堂。香火四时不断,家家户户均在自家堂屋的墙壁上建有神龛。每当逢年过节或操办红白喜事之际,首先要在神龛上燃香点蜡,祭祀祖先及诸位神灵。
道教虽然流传已久,影响也较大,但无独立的道观,也无群体性组织。只有当有人死亡之后,由道人来超度亡灵,作一些流动性道场。此外,一般无固定的时令性活动。
基督教传入本区始于清末。范围不广,影响也较小。只在少数的集镇和部分农村中传播。
新中国建立之后,特别是党中央发布“破四旧,立新风”政策之后,人们的宗教信仰观念大为改变了。同时随着寺庙、宗祠等大型宗教活动场所的拆毁,宗教活动日渐减少。信仰宗教的人也越来越少了。特别是道教和基督教宗教活动一度处于停顿状态。直至80年代初始,党中央发布了“公民有信仰与不信仰宗教的自由”的宗教政策之后,佛、道、基三教活动开始复兴起来。信仰的人数也才又稍微增多了一些。
二、佛教
佛教何时传入本区无史料可考。相传三国时,沅江县境内建有乌龙寺。唐太宗贞观年间,朝廷派尉迟恭在沅江琼湖镇庆云山上监建景星寺。是本区史志中最早最具规模的佛寺。自此,佛教在此区内广为流传。信奉佛教的僧民统称为“出家人”,他们除在寺内念经,拜佛外,有时到本地群众中去传播教义。为了修建寺院、装饰佛像、神像,常外出募捐--“化缘”。
景星寺内有石刻大碑,碑文为“救命慰迟恭监建”。该寺废于明代,重建于清。由当时善缘主持。有和尚16人。咸丰年间遭兵灾而颓废。光绪6年(1880年)名僧海印禅师(自号怒头陀)曾七上京师,两行蒙古,历时10年,奔波劝募,才将景星寺修缮一新。并增建楼亭数所,后院依崖凿池,养寿龟数只,敲钟食食,远近传为奇闻。
民国2年8月1日,沅江县绅士赵月林和周恭先(县教育会副会长)率挑夫数十人,闯入景星寺内。声称“提庙兴学”,将殿楼阁舍内的诸多佛像捣毁,经书、墨迹、法器及其它文物被洗劫一空。后虽修复,但远不如旧时壮观气派。
新中国成立之后,这里成了政府机关的办公地。后于1958年折除修建政府食堂。寺已不存。庙后边海印禅师圆寂的墓塔,也于“文革”时被捣毁。80年代于琼湖公园处兴建景星祠,现已成为信教者的活动场所。
本区内还有一些大小不同的佛教寺庙。如白鹿寺、明山寺、长寿寺(后名杨泗庙),乌龙寺。七仙湖畔的复兴宫、灵宫庙、杨泗庙(东山村刘家岭)等,均为佛寺道教之场所,时暮鼓晨钟,香火缭绕,一派鼎盛之气。
三、道教 (田运根 供稿)
“混沌年间不记年,洪门造起道为先。南山采药南山卖,北海挑砂北海填。设道之时无日月,道成之日有山川。世人要问传奇事,先有吾师后有天!”虽说这是一种不科学的夸张说法,但可见道教历史的流长源远。
在远古时代的史书上,记载着道教始祖元始天尊有封神之说。所以后世恪守祖训,就用道教来超度亡灵,力求达到人死后登天变神的理想境界。
当今流传在本地超度亡灵方面有四教,即儒、佛、道、基督教。但流传最广者非道教莫属。道教超度亡灵的一些主要做法如下:
首先,人死之后到下午时,把死者尸体从床上移至堂屋的西侧,头朝里,脚朝外,燃放鞭炮,俗称“下榻”。下榻之后,直待道士进入孝堂,进行超度。
首先迎尸入棺。请乡间里手将死者尸体移植棺木之中。盖棺之后道士开始作法(做道场)。第一步,先定出做法事的时间。一般为期三天,并招四面八方的孤魂野鬼。第二步是设灵成服。设灵是指设置死者血灵。与祖宗荐位一并设在灵堂之中,以便后人祭祀。成服是指满门家属、亲戚,凡是与死者同辈或晚辈者全部都得穿上孝衣孝服,一心尽孝,不理家中任何事情。凡孝家中一切事情和招待来往宾客都由总管先生及帮办负责应酬。孝子孝孙只理孝堂尽孝之事。亦有“尽守孝堂三载服,任他门外几时春”的说法和做法。
道士在孝堂第一晚所作的法事有开坛、启请祖师、礼佛、绕棺、开方、辟路、祭引魂童子,中间还有闹童子、判灯、申法,还有进十卫表、地藏表、观音表、弥陀表等,直至宿坛。第二天早晨继续开坛享食,早饭后至江河请水。这是一场摆场法事。请得纸扎师傅扎一顶请水轿子,内放死者遗像,用两个青年后生子抬上那顶轿子,孝子手捧死者血灵,手顶红幡、耍2条布龙,用大锣大鼓、管乐在前面开路,后面是所有孝客,身穿白衣、头戴白布头巾,后面跟有三五个道士,身穿道袍,最后是街坊邻友,一道随行。直到江河请水。其理由是:用请来的江河之水洗去孝堂污秽,使得亡者清净之身更好地魂登极乐。
请水归坛之后,荡除满屋的晦气,然后从土地庙前,请得亡者归家。下午在灵堂还要请得24位诸天菩萨,还要搭起一个高台祷叩玉皇大帝。
到了傍晚时分进行破地狱的法事。先用200根小竹子插成18层地狱台、十殿阎王,由纸扎师傅同道士先生共同插一个时兴多样的九曲黄河大地狱,至少要用地1 亩有余。道士、纸扎和众孝眷一千多人同入狱中,游过十殿阎君、领引亡者在地狱中赏花、观景、渡桥之后,再接亡者重归坛场。然后是赈孤施食。先是宣读赈孤魂的谕单,后宣读榜文。榜文的内容是:哪个教门掌礼超度亡灵,然后孝府孝一千眷参与敬叩某某神圣者。所作法事三天,共超度历代亡宗祖众神一并列入榜文中。宣读完毕,搭起赈孤台,台上放有斋粑、斋果、花米等食物,依照36 幽门的名称依次点名施食。并进行台幽劝幽,还以荐送五音十类臼子孤魂。再进行享食安坛。
自古流传至今中国有“祭神于神在”的说法,然后宿坛。
至第三天早上,道士开坛后敬叩祖师,享食之后,进行最后一次会亲告别仪式,俗称“冲棺”。将棺木打开,让所有亲属都进入孝堂,至灵柩前绕棺木一圈,看看亡者最后一面,然后封丧合煞。内遣后出殡。将棺木抬至禾场外平地停放,再进行外遣祭祀,礼毕,丧夫抬起棺木,发引归山。一路上孝家穿白戴孝,哭声遍地,铳炮火药,锣鼓唢呐,前呼后拥,沿途街坊邻里也燃放鞭炮,以示对亡者的送行及对亡者家属的慰问。
灵柩抬至祖坟山之中,请来白鹤仙师在已经瞄好的风水宝地处掘坑安葬。葬毕,孝子引灵返还家中,享主附宗,当晚焚化灵屋奠赏,以供亡者阴间享用。
四、基督教 (唐运长供稿)
随着改革开放深入和本地经济的迅速发展,宗教文化也越来越得到政府和人们的重视,宗教信仰也越来越深入人心。在150多年前传入中国的基督教,在湖乡大地上也有了自己的地位。
永兴基督教会建立于1992年。起初由于少数人信仰基督教,每周礼拜时要到5公里以外的沅江老七鸭子教堂去。路途遥远,有时风雨交加,又泥泞路滑,很不方便。教会于是在本地租了间房子成立了永兴教会。教会刚成立时只有10多个信徒。教会本着“爱国爱教、信教自由”的原则,热情欢迎当地群众加入教会。由于入会信徒遵纪守法,注重修身养性,治病率高--神的恩赐无量。因此,加入教会者越来越多,至今已有教徒200多人,成为益阳市资阳区最大的堂点。
1、教堂的兴建:
由于神的恩赐被及方方面面,因而教会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信徒。原来所租房屋已不适应形势的发展和教会的要求,因此在1995年冬,在永兴村月明湾金家山向阳渠边兴建了永兴基督教堂。教堂主体为砖木结构,红砖青瓦,四间屋面(礼堂式建筑)150平方米,另加三间住宅房屋及卫生间。水、电及基本设施设备适用。房屋建设设施设备的添置费用一部分由永兴和东山两个村委支助,另一部分是由信徒的损献和赞助,还有部分是借贷款。打算在扩建时,争取上级基督教会和政府宗教事务局的专项基金。
2、教会的业绩:
教会自1992年成立以来,由于在党和政府主管部门及资阳区中心教会的领导下,抵制了各种邪教的侵入。由于爱国爱教,模范遵守政策法令,又发挥无私与***精神,对教徒及周围群众倾注爱心,助人为乐,如照顾一位98岁高龄的孤独教徒,教会人员轮流守护,夜以继日。受到了益阳市政府和电视媒体的关注和表彰,为益阳市宗教界树立了好榜样。在教会班子人员的坚强领导下,在长老及传道人员的精心呵护下,各项制度齐全,管理规范。全体教徒能模范遵守,自成立以来,每年都被市宗教委评为先进堂点。
3、教会的前景:
教会自成立至今有13年历史了。时间虽短,成绩巨大,发展迅猛,积极的影响越来越越大,当地群众信仰基督教的热情浓厚。同时,在党和政府开放的宗教政策指引下,加之在七仙湖独特优美的自然环境及人文环境的包围之中,基督教会将倾注爱心,祉神的爱被及所有信教的人们,基督教会及教堂的发展前程似锦。
2005年7月,把第一次所建设的教堂拆除,建成二层楼的新教堂大厦,并将美化教堂周边环境,使之成为益阳市城郊堂点最大、环境最美的花园式教堂。到时候,周边信徒将达1000多人。到2010年左右,七仙湖开发成为国际旅游区时,还将接纳大批的洋教徒、信徒。他们步入教堂,跟本地人一起做礼拜和祈祷,将会是另一番境界--基督教本是没有国界的,是全世界共同的信仰。到那些时,我们将真正感受到原来神之爱遍及全球!
阿门,上帝与众生同在!
4、常规的礼拜:当地200多名基督教徒,每周都有礼拜及诵经仪式。除特殊的农忙季节外,信徒们均按指定时日,不远路途,不避风霜雨雪,来到教堂读学《圣经》,教唱圣歌,传授教义。虔诚之至,溢于言表。他们与人为善,充满爱心,受人尊重,常常免费为教徒们做生日庆贺,资助苦难民众,弘扬正气,不畏强暴,乐于助人,颇为人们称道。
四、禁忌与避讳
禁忌与避讳,其历史渊源悠久。据考证,避讳起源于周代,秦汉时日渐发展,到唐宋时,讳制极为严格。清代雍正、乾隆时,讳禁更为苛严了。历史上,秦朝的“焚书炕儒”,明朝的“只许州官放火,不准百姓点灯”,再到清朝的“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而引发的“文字狱”,等等。从这些历史事实或典故中,我们不难看出避讳与禁忌的严厉性了。比于律典,可以说有过之而无不及也。
封建时代的帝王将相如此,贫民百姓也沿袭和传承着这种习俗。直到今天,不仅各种避讳与禁忌依然存在,而且随着社会的变革、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忌讳好象有越来越多的趋势。
为使我们能在日常生活和工作当中趋利避害,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达到尊重别人的目的,了解和掌握一些现代民间禁忌是很有必要的。
当前流行于益阳的主要民间禁忌(避讳)有如下多种:
(一)人体忌讳:
1、忌讳触摸头顶(天灵盖):尤忌已婚中年妇女无缘无故触摸中青年男子之头。否则视为不吉。洗头理发和老年妇女触摸男子之头除外。故有俗语云:“男子的头,女子的腰”是不能随意触摸的,尤为异性。
2、青少年忌讳画像(照相除外),忌相片遭踩踏。
3、体虚气弱忌贪淫欲,要避邪恶。
4、妇女下身血不吉利,要回避。
5、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
(脸面映射出人的尊严,故俗语云“人争一口气,树争一张皮,佛争一炉香”。)
6、损眉会折寿,剃眉会见鬼。
7、嘴形最忌锁口纹。
8、换牙也有禁忌:
小孩长到七八岁时牙齿自然脱落,再长新牙(有“七岁掉牙齿,八岁吃耶屎”的说法)。尽管掉下的老牙为无用之物,但忌讳乱丢。一般将上牙扔到无人踩踏的沟里,下牙要扔到屋顶上去。扔牙还要念一首歌谣:“不要金牙,不要银牙,只求一副老鼠牙”。念完才扔出去。据说这样之后,才会长出一副整齐美观的牙齿来。其实这只是迷信而已,美好的愿望只有依靠科学的护理才得以实现。
9、指纹的歌谣:
过去民间的苦乐,有关于手足之说。其中,指纹就可预兆苦乐吉凶。于是生出多种民间歌谣。其中益阳城乡及七仙湖区最普遍流传的指纹歌谣是:“一箩穷,二箩富;三箩四箩织棉布;五箩六箩穷得哭;七箩八箩住瓦屋;九箩一簸箕,骑马上阶基;十指十只箩,神仙都超不过(如)”。
(二)婚嫁禁忌;
1、同姓同宗忌通婚。
2、婚事成前忌张扬。
3、女大再留反成仇。
4、女大男小忌成婚。
5、婚配生育忌语歌:
A、龙虎相斗必有伤;龙虎相斗定短寿;
两只羊,活不长;两虎不同山;
猪猴不到头;鸡狗不一家;
白马怕青牛;青龙克白虎;
虎鼠不结亲;鸡狗相配断头婚。
B、自古白马不配牛;羊鼠相配一旦休;
金鸡不与狗相见;青龙见兔泪交流;
猪猴见面如刀绞,虎蛇相克不到头;
C、白马怕金牛,鼠羊不到头;
蛇见猛虎如刀挫,猪见婴猴泪长流。
D、蛇配猴,男克女;猪配猴,不到头;
兔见蛇,如刀割;白马怕青牛;乌猪怕猿猴;
蛇怕猛虎如刀断;羊鼠相逢一旦休;
黑狗不能进羊圈;庚鸡见犬泪交流。
E、辰子中忌蚊鸡牛;已酉丑忌虎兔狗;
寅午忌猪兔羊;亥卯未忌龙鼠猴。
6、操办事喜忌单数:(俗话说:“好事成双”)
7、寡年不操办婚事:
当年无“立春日”之年称无春之年,有些地方(湖南北部地区)称之为“寡年”或“寡妇年”。即就是说在“寡年”结婚之女要失去丈夫成为“寡妇”。这是男女双方及家人均不愿看到的事,故在“寡年”结婚者少而又少。其实并无科学依据可言。
8、迎娶忌轿、车碰头。事先预计另走一道,另过一桥,错开行驶,避免喜冲喜。
9、新娘下轿忌见公婆,公婆事先有意回避,不在现场为妙。
10、新娘进门忌踩门槛。
11、回门忌在娘家同房。
12、会当媳妇两头瞒。
(三)生养忌讳
1、孕妇忌夜出不归
2、忌妇女跨扁担挑棍
3、孕妇之间忌同坐同卧
4、忌孕妇接触神庙、神像
5、忌讳经期妇女、孕妇参拜祖先、神灵
6、孕妇忌讳食驴、马肉类
7、产房忌进孕妇、哺乳妇女
8、婴儿出生忌讳日:(实为迷信,现时不流行了)
传说正月初一、十五;五月初五;七月十五等农历日子出生的婴儿日后多灾多难。
9、吃饭、过年过节时忌打骂孩子
10、忌讳小孩子吃鱼籽、蛋黄(怕日后变成傻蛋,数目不清)
11、忌讳说小孩不吉利话,除狗、牛、猫、虎之外的其它动物名忌用于孩子
12、忌讳说少女肥胖
13、婴幼儿衣物忌过夜不收
(四)饮食住行忌讳
1、吃斋忌吃葱,吃葱假斋公
2、祭灶糖果忌给幼儿吃(怕成为哑女或傻女)
3、款待客人忌小气
4、忌喝隔夜茶,忌吃隔夜蛋
5、丧事忌用茶盘上茶
6、幼儿少年忌看杀生
7、嘴咬刀背可破邪(退煞)
8、房梁喜榆忌桑木榆梁(榆:余粮;桑木:丧木)
9、燥木忌做床榻
10、建房忌先筑围墙
11、院里忌栽“鬼拍手”(“鬼拍手”——杨树)
12、房前忌栽“刽子手”(“刽子手”——桃树)
13、屋后忌栽柳树
14、院东忌栽银杏,树杏(兴)人不兴(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15、屋后不栽槐(怕冷落,衰败)
16、宅西不栽李(主淫)
17、正月初一至初三忌扫地泼水倒垃圾
18、新屋讳忌无人住(家丁衰落)
19、睡觉忌头朝门窗
20、正月上七期间忌讨帐、借钱、还债
21、正月上七忌宰杀牲畜。
(五)语言禁忌
1、子不言父名,徒不言师讳
2、地怕走斜道,人怕起绰号
3、过年过节忌用“鬼、死”之类的不吉之词
4、忌讳背后议论人(说坏话)
5、忌讳嘲弄残疾人
6、过小年大年及正月上七忌打骂孩子
(六)饮食忌讳歇后语:
1、葱炒蜜,死得急。
2、土豆炒蛋,肠肚变烂。
3、脚鱼(水鱼)炖苋菜,片刻进棺材。
(七)时令人事忌讳:
一月不看鹰掸鸟;二月不看蛇相绞①;
三月不捡花手巾;四月不看狗背狗②;
五月不踩草鞋虫;六月不看竹交尾。 。
①绞:指蛇交尾。②背:猪狗牛等相背交配。
益阳本地人认为,在这些时间或季节里看到上述事情,
是很不吉利的,必定背时破财,其实是伪科学的说法。
五、赞梁
旧时代农村建新房屋,木匠师傅在上大梁时常举行赞梁礼仪,其唱词俗称赞梁语。木匠师傅一边唱词赞梁,一边向人群抛撒糖果、槟榔、饼干之类的食物。此种传统做法至今仍然流行于益阳,现节录一些赞梁语如下,供大家欣赏。
(一)关请鲁班祖师先生退煞较梁
香烟前头来关请,关请祖师到来临。
请得来,喊得应,一要请来,二要拜。
要拜得我的鲁班师,亲身打马下凡来。
要拜得五代祖师齐到来。弟子华堂高声叫。
要请得鲁班亲身到此来。正是在主人屋较梁时,
你欢天喜地降此梁,平日讲得白话经;
今日讲得句句真。常听主人读。
屋听世人言。
鲁班师传我两件宝:
正梁一根做得好,子子孙孙最高强;
起定一根梁,保得不是平凡梁。
此梁要听我言章,要得田中十倍粮
子子孙孙永无忧,要得后国牡丹红
子子孙孙读书人,考得太子进京城
子子孙孙坐朝廷,要得一家人口好。
胜如捡了金元宝,要得猪牛六畜旺。
福镇华堂万年春,当得家来做得主。
荣华富贵保得住。
(二)赞梁语
此鸡不是平凡鸡,它是圣母娘娘带来的。
带了二十五只蛋,生了二十五只鸡,
身穿五色红毛衣,此鸡拿来何用过?
送与华堂鲁班的,鲁班交与弟子的,
弟子交与栋梁,手拿雄鸡来点眼,
左点太阳右点太阳,
左点左转光,右点右转光,
夜间不用明灯照,自有宝贝照华堂,
恭喜东主发富发贵与天长,斧头一响天门开。
鲁班仙师下凡来,左手拿的金铜斧,
右手拿的凤凰鸡,此鸡不是平凡鸡,
生得头高尾又低,头戴红冠帽,
身穿五色红毛衣,他在昆仑山上宿,
紫云岩里换毛衣,日里昆仑山上叫
夜在东主家里啼,凡人拿来何用处?
鲁班到此大昌吉。弟子锤退杀鸡。
王母交与鲁班的,绫罗出在苏州绸缎房,
天煞归天,地煞归地。
天地长久,日吉日良,
左缠三卷摆龙尾,绸缎房内出巧匠。
手执红绫数丈长,左缠三卷风穿连,
织出牡丹并凤凰,恭喜东家发富发贵万年长。
(三)上梁
一轮明月出东方,照见东家好华堂,
吉日又吉良,东家要上金梁,
九龙八卦来定阴阳,不知何日起来
不知何来上梁,就在今日上金梁
梁上又无口,我给东主开梁口,
梁口开得深又深,秤称金来斗量银,
梁口开得浅又浅,荣华宝贵万万年。
开了东来又开西,子子孙孙穿朝衣,
穿朝衣来戴朝帽,子子孙孙为国老。
(四)赞推
到此地,赞此地,此推也是唐朝起,
唐朝起,唐朝兴,万古流传到如今。
张良筑起两块板,鲁班修起一张推。
一搭搭在梁口里,一步一步来上推。
脚踩一车不为多,子子孙孙登朝科,
脚踩二车两朵金花,谁个不爱哪个不夸。
脚踩三车三元及第,子子孙孙穿朝衣,
脚踩四车四季红,子子孙孙进朝廷。
脚踩五车五代同堂,个个状元百年长。
脚踩六车禄位高,子子孙孙穿红袍。
脚踩七车七仙姑,子子孙孙发大福。
脚踩八车八大仙,子子孙孙点状元,
脚踩九车久久长,子子孙孙状元郎。
脚踩十车完了工,子子孙孙在朝中,
脚踩平地四四方,请的好阴阳。
定的子午向,天下第一好屋场。
木匠选的好栋梁,泥工砌的好砖墙。
(五)抛梁
说抛梁来又抛梁,我知东家进华堂,
年煞月煞,日煞时煞,
鲁班到此大煞王黄三煞,戌已都天大煞,
斧头凿子木马煞,一百廿四位凶神恶煞。
鲁班弟子手执雄鸡,抵当一束红花抛一抛。
恭喜东家发富发贵起高楼,红花落地。
大吉大利,东头先起,宝贵到底,
炮竹一响喜洋洋,我为东家做栋梁。
你生在何处,长在何方,
生在昆仑山上,长在玉石八宝岩旁。
不知何人所养,不知何人所看,
雨露仙人所养,王母娘娘所看,
上有四枝对北斗,下有万根伴主梁,
上有金鸟不敢落,下有蛟龙走远方,
不知何人来得见,不知何人来得知
张郎来得见,李郎来得知,
一根生得眉清目秀,要修玉帝牙床,
二根生得美貌端正,要修玉帝宋城,
三根生得青枝绿叶,买予东家做正梁,
买价三千三百三,东家一见喜洋洋,
请来鲁班弟子量景,左一量来右一量,
不长不短三丈三尺八寸长,
前量五尺五子登抖,后量七尺七品黄堂,
锯下两头就中央,头子好做门梁,
尾子好做亮窗,精雕细琢迎进华堂。
两头画的龙凤呈祥,中间雕的太极朝阳。
东来紫气,西见阳光
龙头凤尾生贵子,太极朝阳点状元。
恭喜东家荣华宝贵万万年。
(六)建房新居联:
建房(新居)联:
红日舒辉来吉宅,春风送暖入华堂。
宏图大展兴隆宅,泰运长临富裕家,
莺迁华屋安仁里,燕贺新居洽德邻。
乔地腾喜气,新居沐春辉(晖)
择里和为美,安居德为邻。
阳光照佳地,春风拂新屋。
佳地春风暖,新屋燕语暄。
共庆乔迁喜,同吟致富诗。
风和新居暖,日丽甲第安。
横批(披)
乔迁圣地 春驻新居
栋宇辉煌 大吉大利
七、洞庭船俗
洞庭湖自古水阔浪高,交通自然靠船代替。人们不管行上水还是走下风,都习惯用一些行船的习俗或规矩。总结起来就有:开船前先敬老爷、上船绕船头、说话避禁忌、吃饭分等级、睡觉分高低等等。有的还将河滩江湖地名编成歌谣,一路行船一路歌唱,叫做唱滩歌;行船摇橹唱号子,叫做摇橹歌;河滩上背纤唱的“嘿呀嘿”,叫做唱山河号子。
下面就介绍洞庭船俗中最常见的几种供大家欣赏。
1、开船
从前,从宝庆(今邵阳)开船到益阳,船老板总要总要在开船前买来一只大红冠子公鸡,在船头上宰杀了敬王爷菩萨,船头上垫上一块铁板或放只火缸,点上香火蜡烛,酌满酒盅,再燃放一挂千子鞭炮。船老板一边杀鸡,一边口中念着“神灵保佑,开船清洁”的咒语。然后提着宰杀完的公鸡,从船头到船尾,放点鸡血在船舷边,以示辟邪,绕船一圈即可。
从益阳开船到新化,上邵阳时,同样也要敬王爷菩萨。但不用杀鸡。船老板在船头点燃几支香烛,燃放鞭炮,叩头作揖即可。也有连鞭炮都不放的。
以前,从益阳开船到汉口,船老板在天还不亮时,就提着大红冠公鸡到魏公庙去,先杀公鸡,焚香秉烛,作揖叩头,敬完魏公菩萨才能开船。
相传魏公菩萨是个“肉身”,也不知其姓名,专门在资江上游保护河中行船的安全的,不幸溺死江中。尸体漂流到了益阳街对面的鳊鱼山大漩涡中打转转。有人想用挽篙将他救出漩涡,可是竹篙越戳越不出来。船民们念记他的恩德,设法捞尸上岸,才发现他胸前有一个大大的魏字,于是大家都叫他“魏公爷爷”。魏公爷爷的尸体被埋葬在益阳洲上,据说老百姓敬重他,可以求福治病;又可求得行船跑马,一路顺风,保佑平安。因此,船民们自发捐资修建了一座“魏公庙”,开始还比较小,后来经过多次翻修,变得越来越大,魏公菩萨也越敬越灵验了。所以船民们不管是上保庆,还是下汉口,都得先敬魏公爷爷,再敬洞庭王爷。
从资江到汉口得船游大小两种。大船的船头上挂有一面大铜锣,配有专门司锣的船工。一开船,船老板就烧起纸钱,点燃香烛,敬酒叩头,鸣炮杀鸡,司锣工敲响铜锣敬奉洞庭王爷。首先敲一长声,船主叩一响头,一连敲四次长声,船主拜四拜;然后紧密敲锣,船家就跪着念道:“有请洞庭王爷,行船不遇风暴;不出险滩,一路平安。”锣声停住祈祷结束。小船不用打锣,但同样要烧纸钱,燃香点烛,先敬围攻菩萨,再敬洞庭王爷。
2、牙祭、吃、睡的禁忌
打牙祭是开船第一餐开荤,要喝酒吃肉。这也是船工们最关心的大事之一。吃得好与不好,关系到船工们卖力与否和行船的安危。因此,船主对此也是特别注重这“打牙祭”。
开船前,船老板按照人头买好猪肉半斤、白干子两片、白酒2-4两、还有一些蔬菜。并把敬菩萨用过的公鸡烹熟,算作一道主菜。开船后边走边吃。为酒避免禁忌,大家就把打牙祭中的“打”字改为“开”字,于是叫做“开牙祭”。
开牙祭喝酒、吃饭、吃菜时,要特别注意按规矩,避禁忌。譬如吃菜时,第一筷子夹荤菜不得说话,要特别留意看清楚再夹。因为不管是夹到精肉还是肥肉,哪怕有骨头,都得直接送到嘴里吃掉,不得吐出骨头来。第二筷子夹菜,就可以说话,随便多了。
吃鸡:鸡菌子是船主吃的,它象征老板的财喜。鸡腿子是留给小老板吃的,意思是尊敬小主人;鸡头一定得给撑头篙的师傅吃的。它象征着抬头走顺风,平安无事;鸡屁股叫做“鸡鳋”是给舵工师傅吃的,它象征舵靶子掌得好;鸡翅膀是给牵缆师傅吃的,它象征着缆索轻如羽翼,拉纤行船轻快如飞;鸡脚是给背纤走在最后面的师傅吃的,象征行船如飞……
吃饭:盛头一碗饭只能装一大瓢饭,装中间的饭,不能装锅巴。第二碗饭可以随便装吃。第一餐饭要吃得酒醉饭饱。
用餐时都得注意避禁忌,用碗喊转转钱;用筷子叫拿篙子来;用调羹喊拿鸭婆子;饭瓢称作抓把子。
睡觉:有凉棚的船,老板娘睡在舵舱里面;高板处是煮饭船工睡的;腰板火舱前是背纤的人睡的。无凉棚的船,高板处是船主睡的;火舱前是背纤的人(搭把子)睡的。
上船:不能走船头,要走搭在船腰间的跳板上船;特别禁止妇女从船头走过,否则就要请师公子敬老爷以“退煞”。
3、九板、十三索、三个半眼不见天
九板是:跳板、外跳板(橹)、锁伏板、舵顿板、切菜板、避水板、铺舱板、雨篷板、铺头板。
十三索:力索、云索、千万索、莲蓬索、简索、拉尔索、镶索、脚索、老索、橹单索、火尾索、渡力索、拉舵索。
三个半眼:金明眼--船中舱里竖桅杆用的洞眼;风明眼--桅杆顶上穿风帆索的洞眼;聪明眼--船尾安置舵把的眼;段双眼--半个眼在桅杆蔸子底下。
这些名称,有的是船上的零件,有的是船上的用具或者工具,每项取名都很讲究,生怕犯了禁忌,所以取得“文雅”。稍微有点禁忌的都取有别名。譬如:“舵顿板”的“顿”字可能也有忌讳,改名为“水井板”。切菜板一般成为钉板,船上改为“好吃板”。又如索类,钉风篷布的本来叫做钉蓬索,但“钉”字犯有禁忌,就改为“千斤索”;背纤用的缆索,山河用竹缆,外河用麻绳当缆绳,因“缆”同“烂”字同音,也怕犯禁忌,就改为拉纤索。再如以前“眼”字在船上也是犯禁忌的。所谓“三个半眼不见天”,意思是:一、金明眼--是竖起桅杆穿绳索用的;二、风明眼--是桅杆顶上穿绳索(开风眼摇纱机公子祭眼);三、聪明眼--船舵靶子绳索用的,四、段双眼--只有半个眼在桅杆蔸子底下,钳住桅杆底部用的。这三个半眼穿上的人都不叫“眼”,也不叫洞或“穿绳”,所以在使用时,分别只叫“金明”、“风明”、“聪明”、“段双”,那个“眼”字就丢掉不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