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例】儿子两岁半的时候,有一天(2011.08.30),儿子在玩球,女儿在看电视,我在玩电脑,妈妈在忙其它的事情。我正玩着电脑,就发现儿子在忙着像是在找着什么似的,没有过多久儿子跑了过来说:“爸爸,我的球找不到了,你见到没有?”我停下来回过头平静的对儿子说:“我没有见到你的球。”之后儿子就离开去问妈妈和姐姐,得到的答案是都没有见到,只见儿子在开始满房间找了,又过了一会就又跑了过来说:“爸爸,我的球确实找不到了,你能不能帮我找找?”见儿子在求助于我,我就爽快的答应了,然后就开始询问着儿子帮助他回忆都是在哪个房间玩的,并跟随着儿子的回忆陪着儿子一个房间一个房间的找了,最后在卧室的窗帘后面我找到了球,儿子见我帮着找到了球,很兴奋的样子,然后给我说:“谢谢爸爸。”我平静的回了一句“不用谢”后就若无其事的回到书房继续玩电脑了。
【解说】开始时孩子玩球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后来球丢了而找球也是孩子自己的事情,我对此视若无睹就是为了心理暗示孩子“这是你自己的事情”,以及之后询问我时我平静的回答也是在心理暗示孩子:“这是你自己的事情”,同时也是为了不干预孩子的自我在当下的状态以及不干预孩子的成长轨迹。后来孩子通过努力而不能办到后求助于我,在证明了孩子不足的一面的同时也说明孩子确实需要帮助了,我也仅仅只是补充一下孩子能力的不足,在帮孩子找球的过程中不停的询问着孩子而根据孩子的回忆去找,这是在对孩子进行心理引导,同时也悄无声息的启动着孩子深层的系统在发挥着作用,从而还能起到引导孩子成长的作用,最后孩子道谢我只是平静的回答就是在心理暗示孩子得到帮助道谢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别人道谢后回以“不用谢”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而不是为了什么所谓的礼貌或为了做别人眼中的所谓好孩子才那样做的。
【注意】这其中的心理暗示和心理引导所表示的内容是不能用语言说出来的,如果用语言说出来那是会适得其反的,反而会弄巧成拙。
【解说】开始时孩子玩球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后来球丢了而找球也是孩子自己的事情,我对此视若无睹就是为了心理暗示孩子“这是你自己的事情”,以及之后询问我时我平静的回答也是在心理暗示孩子:“这是你自己的事情”,同时也是为了不干预孩子的自我在当下的状态以及不干预孩子的成长轨迹。后来孩子通过努力而不能办到后求助于我,在证明了孩子不足的一面的同时也说明孩子确实需要帮助了,我也仅仅只是补充一下孩子能力的不足,在帮孩子找球的过程中不停的询问着孩子而根据孩子的回忆去找,这是在对孩子进行心理引导,同时也悄无声息的启动着孩子深层的系统在发挥着作用,从而还能起到引导孩子成长的作用,最后孩子道谢我只是平静的回答就是在心理暗示孩子得到帮助道谢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别人道谢后回以“不用谢”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而不是为了什么所谓的礼貌或为了做别人眼中的所谓好孩子才那样做的。
【注意】这其中的心理暗示和心理引导所表示的内容是不能用语言说出来的,如果用语言说出来那是会适得其反的,反而会弄巧成拙。